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现阶段我国石油对外依存度逐年增高的大背景下,随着常规孔隙型油气藏储量的日益减少,裂缝型油气藏将成为今后寻找油气藏的主攻方向之一。专家预测海相碳酸盐岩领域将是世界石油能源新的储产量增长点。裂缝是碳酸盐岩储集层的重要特征,开展裂缝研究对碳酸盐岩储集层的勘探开发均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本论文在研究区及其周缘区域构造背景下,以野外相似露头、岩心、薄片裂缝观测,以及常规测井、成像测井裂缝识别、动态观测资料等为依据,用地质分析方法、概率统计方法和类比方法等方法对塔河油田二区奥陶系裂缝进行了综合研究,确定了工区裂缝的展布特征,找出工区裂缝发育主控因素并对其成因进行分析。研究的主要内容包括:研究区奥陶系相似露头区裂缝特征研究及与工区对比;对工区岩心裂缝的主要参数进行归纳分析;利用FMI测井资料识别裂缝特征,确定工区裂缝发育的优势走向;利用常规测井资料对奥陶系目的层段的综合评价解释结果,研究裂缝发育情况在研究区展布特征;最后总结分析工区裂缝发育主控因素及成因。通过以上对塔河油田二区奥陶系裂缝的研究,取得了以下成果和认识:第一,通过对比研究发现,工区以高角度剪裂缝为主,此类裂缝对工区油气储集和运移有着积极重要意义。第二,利用多种方法综合对比研究,把工区裂缝划分为成岩早期的第Ⅰ期裂缝、加里东期的第ΙΙ期裂缝、海西早期的第Ⅲ期裂缝、海西晚期的第Ⅳ期裂缝四个主要形成期次。第三,工区裂缝以一间房组(O2yj)、鹰山组(O1-2y)地层裂缝最为发育,裂缝走向主要以近EW、近NS、近NE三组裂缝为主,其中以在近NE向发育裂缝的井含油气性最好。第四,海西早期的南东-北西向挤压应力是本区近南北和近东西方向两组剪切缝和近北东拱张缝形成的主要构造力。第五,以区内上奥陶统尖灭线为界的北部上奥陶统剥蚀区和工区内的尖灭线附近是裂缝发育的有利区域,同时也是区内主要高产井的分布位置。第六,岩石性质、构造应力场、局部构造部位、岩溶作用、成岩作用是工区裂缝发育的主控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