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染色体数量性状位点上合并XCI信息的关联分析方法研究

来源 :南方医科大学 | 被引量 : 1次 | 上传用户:realg00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全基因组关联分析(Genome-wide association test)己经发现了许多与人类复杂性状相关联的位点。然而,其中大部分分析方法只适用于常染色体,针对X染色体的关联分析方法则相对较少,且现有方法也存在较多的局限性。例如,仅有较少的一部分方法合并了不同的失活模式,且有些方法仅适用于数量性状值服从正态分布的情况,而不能用于偏态分布的资料。另外,这些方法均是基于单个位点提出的,目前还没有专门的X染色体上多位点关联分析方法被提出。因此,非常有必要进一步提出能够有效地合并不同失活模式的X染色体上单位点和多位点的关联分析方法。
  目的:
  (1)针对数量性状,提出三种合并了X染色体失活(X chromosome inactivation,XCI)信息的X染色体上单位点关联分析方法,其中两种方法仅适用于数量性状值满足正态分布的情况,另外一种方法既适用于数量性状值满足正态分布的情况也适用于数量性状值不满足正态分布的情况。
  (2)针对数量性状,提出一种合并了XCI信息的X染色体上多位点关联分析方法。
  方法:
  (1)当数量性状值服从正态分布时,分别用Fisher法和有效样本量加权法合并针对女性数据的检验统计量和针对男性数据的检验统计量,将所得到的检验统计量分别记为Q-Xcat与Q-Zmax。当数量性状值不服从正态分布时,在不同失活模式下基于数量性状值的秩次构造检验统计量Q-XRank。使用计算机模拟对新提出的三种单位点关联分析方法和现有三种方法的第一类错误率和检验效能进行模拟比较。
  (2)在存在异方差的半参数模型下构建基因位点和数量性状值之间的非线性关系,通过建立与混合线性模型的关系,构造不同XCI模式下的score检验统计量。然后用柯西方法对其P值进行合并,得到最终的检验统计量(WS-X)。使用计算机模拟技术,对新提出的多位点关联分析方法和现有的SIG叮方法的第一类错误率和检验效能进行模拟比较。
  结果:
  (1)当数量性状值服从正态分布时,所有单位点关联分析方法均能很好地控制第一类错误率;而当性状值服从偏态分布(如:对数正态分布)时,仅新提出的Q-XRank方法可以较好地控制第一类错误率。另外,新提出的三种方法有较高的检验效能。
  (2)当女性和男性性状值的方差相同时,新提出的多位点关联分析方法和SKAT方法均可以较好地控制第一类错误率;当两性性状值的方差不相等时,新提出方法依然能够很好地控制第一类错误率,而SIG气T方法的第一类错误率则会膨胀。另外,WS-X方法也有较高的检验效能。
  结论:
  (1)本论文在数量性状值满足或不满足正态分布假设时,分别提出了三种稳健且检验效能较高的X染色体上单位点关联分析方法,因此新提出的方法在实际应用中值得被推荐。
  (2)本论文首次提出专门针对X染色体的多位点关联分析方法,该方法可以有效的合并不同XCI模式的信息。综合来看,WS-X方法具有较高的检验效能,可进一步用于实际应用。
其他文献
人类端粒是位于染色体末端的非编码重复DNA序列(TTAGGG)和端粒结合蛋白组成的功能性复合体,其作用是维持染色体末端区域的完整性。端粒长度随着细胞分裂不断变短,当其过短时会触发细胞凋亡。因此,端粒长度被认为是细胞衰老的生物标志物。目前流行病学研究证据还显示,较短的端粒长度与短寿、衰老相关疾病和肿瘤的发生密切相关。端粒长度存在极大的个体差异,近期研究发现,生命早期端粒长度是成年期端粒长度的重要决定
学位
目的  由于叶酸对预防神经管缺陷的有益作用,多数国家均推荐育龄妇女服用叶酸或在食品中强化叶酸。随着叶酸的广泛使用,其安全性问题逐渐引起关注。近年来,妊娠期并发症的患病率呈逐年上升的趋势,是否与叶酸服用有关值得探讨。本研究的目的如下:  (1)调查武汉市孕妇叶酸服用情况,评估孕妇围孕期叶酸补充剂服用现状。  (2)分析围孕期叶酸服用的剂量和时长与妊娠期糖尿病(Gestational diabetes
目的:胰腺癌(Pancreatic Cancer, PC)是一种预后极差的恶性肿瘤。积极探寻可用于提示患者预后的分子标志物,将有助于开展针对性的随访和治疗,从而改善胰腺癌预后。随着高通量测序技术与微阵列技术的不断发展和广泛应用,研究者已经开展了许多胰腺癌基因表达和预后的关联研究。然而,既往类似研究多在小样本中开展,其结果存在较大的异质性。因此,有必要对已发表的基因表达与胰腺癌预后的关联结果进行荟萃
学位
研究背景:儿童超重肥胖已成为重要的公共卫生问题,其发生发展受到遗传和环境因素的综合影响。生命早期1,000天内(即从受孕到出生后两岁)的营养状况可能影响个体代谢“编程”,进而对后期的体重状态产生重要影响。如孕前体重、孕期血压均可能通过改变宫内环境导致子代超重肥胖的发生,但这两个因素之间的交互作用对子代超重肥胖的影响尚未明确。母乳作为儿童生命早期的个性化营养来源,有诸多益处;然而母乳喂养持续时间对儿
丙烯酰胺(Acylamide, ACR)是美拉德反应的副产物,在各类食品中广泛存在,具有神经毒性但机制未完全阐明。本研究运用体内整体动物观察性研究和体外细胞干预性研究相结合的方法,从神经行为学、病理学和分子生物学角度,研究ACR长期暴露对黑质和纹状体的影响及神经炎症介导的潜在机制,旨在进一步丰富和深化ACR神经毒作用理论,并为寻找ACR毒性防治方式提供新方向。  第一部分丙烯酰胺慢性暴露对黑质-纹
学位
蛋白结合型毒素是一类分子量小于500Da,但因与血浆蛋白高结合而在慢性肾脏病(chronic kidney diseases,CKD)患者体内严重蓄积的物质。硫酸吲哚酚(Indoxyl sulfate,IS)和对甲酚硫酸盐(p-cresyl sulfate,pCS)是目前研究最广泛的两种重要蛋白结合型毒素,分别是膳食摄入的色氨酸和苯丙氨酸在肠道细菌分解下产生吲哚和对甲酚,经肠道吸收后在肝脏中氧化和
矽肺是由于在生产过程中长期吸入游离二氧化硅粉尘而引起的一种以进行性肺纤维化为特征的全身性疾病,是全世界危害劳动者健康最重要的职业病之一。然而矽肺的具体发病机制至今尚不明确,而且缺乏针对矽肺的有效治疗药物。甲状腺激素(TH)参与调节免疫系统稳态和能量代谢,在多种病理生理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已有研究表明,三碘甲状腺原氨酸T3(TH的主要活性形式)具有抑制炎症和促进组织修复的作用。目前,关于T3在矽肺发
学位
慢性阻塞性肺病(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 COPD)是影响人类健康的重要慢性非传染性疾病。全球疾病负担(Global Burden of Disease, GBD)的数据显示,在2017年全球大约有320万人死于COPD,仅次于心血管疾病和癌症,位于第三位。肺功能反映肺部健康状况,是临床上COPD诊断的关键指标。现有证据显示,炎症反应在肺功能损伤
饮用水水质与人类健康密切相关,但目前用于水质监测的理化和微生物指标存在局限性:①测定方法繁琐,无法快速检测水质状况;②指标有限,不能量化饮用水中存在的所有污染物;③不能反映多种污染物相互作用产生的综合毒性效应,导致不能及时、客观地检测与评价饮用水水质,从而不能有效地进行水污染预警,也不能为饮用水处理工艺改进与强化饮用水水质监管提供充分的科学依据。因此有必要发展新的水质监测技术来弥补常规监测体系的不
学位
线粒体融合分裂过程对维持线粒体功能至关重要。研究表明,线粒体融合分裂失衡介导氟神经毒性过程,然而过量氟引起神经细胞内线粒体融合分裂失衡的具体机制目前尚未阐明。在各种组织中已证实沉默信息调节因子2相关酶1(silent mating type information regulation 2 homolog 1,SIRT1)可通过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γ共激活因子1α(peroxisomepro
学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