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经济全球化背景下文化创意产业和创意经济的兴起,以及现代博物馆经历的“公众教育服务转向”的内在变革,双向驱动博物馆积极发展文化创意产业,以拓宽资金来源渠道,并更好地达成教育传播目的。近年来,我国博物馆文化创意产业迎来了新机遇,呈现出良好发展态势,但由于长期以来体制机制的束缚,面临观念、人才、资金、市场、设计水平等多重瓶颈因素的制约,尚未构建起完整高效的文化创意产业链,亦无法满足创意经济背景下博物馆亟待改革转型的内生需求。与博物馆开发文化创意产品的应用实践相比,国内的理论研究相对滞后。因此,现阶段对“博物馆文化创意产品开发”这一博物馆界和文化产业界的前沿热点议题进行系统研究,有较强的理论和现实意义。本文尝试综合运用艺术营销学、艺术创意学和博物馆管理学的理论方法,结合实地调研和案例剖析,围绕以下问题展开分析:作为非营利性公益文化机构的博物馆如何定位并发展文化创意产业?博物馆文化创意产业的多样业态和主流形式为何?视觉消费时代,在文化资本理论和教育传播学视域下如何界定“博物馆文化创意产品”的概念内涵和价值构成?博物馆文化创意产业价值链的关键战略环节和主要发展模式是什么?如何分别在艺术创意学、艺术营销学视角下看待目前博物馆文化创意产品在研发设计环节和市场营销环节存在的问题?如何从整体上突破我国博物馆文化创意产品开发面临的瓶颈,进而构建完整高效的文化创意产业链?针对上述问题,本文首先分析了博物馆发展文化创意产业的宏观社会背景和内外驱动因素,阐述博物馆与互联网技术跨界融合后催生的多种新兴文化创意产业业态,指出其中的主流形式仍是开发文化创意产品。其次,界定了“博物馆文化创意产品”这一概念的内涵和外延,认为其具有以经济价值、教育价值、审美价值和情感价值为核心的复杂而多样的价值系统。继而,运用“价值链”和“微笑曲线”理论,从博物馆文化创意产业链构建的角度,重点剖析了博物馆文化创意产品开发的艺术授权模式,及其核心战略环节“研发设计”“营销推广”。在艺术创意学视角下,借鉴优秀设计案例,提出了博物馆设计文化创意产品应遵循的九条原则、五个设计方法和三大设计流程;在艺术营销学和博物馆整体营销理论框架下,讨论营销推广文化创意产品需要使用的市场定位、分类定价、渠道开拓、品牌推广四大策略。最后,集中分析了制约我国博物馆文化创意产业深入发展的四个方面的十个问题,并探讨如何从政府营造有利政策环境、博物馆开展内部体制机制改革、吸纳社会力量深度参与、构建完善产业链等各个层面破解发展瓶颈,将博物馆资源和优质产业资源对接,建立差异化的博物馆文化创意产业发展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