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性泌乳素腺瘤经蝶显微手术治疗及手术前后性功能改变的研究

来源 :中山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kupanda0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泌乳素型垂体腺瘤是激素分泌性垂体腺瘤中最常见的一种。大约占垂体腺瘤的30%,几乎占随机尸检发现垂体腺瘤的50%。临床上男性泌乳素腺瘤患者仅为女性病人的1/4~1/5左右。约85%男性泌乳素腺瘤病人表现为性功能障碍,并且存在多年,但是不为患者重视。男性泌乳素腺瘤绝大多数为大腺瘤,多具有侵袭性,治疗效果较差,易复发。自从20世纪70年代应用多巴胺激动剂(dopamineagonistDA)治疗泌乳素腺瘤,多巴胺激动剂已成为治疗泌乳素腺瘤的金标准。但药物治疗存在局限性1.需长期服药,病人依从性差。2.服药期间仍有不足10%的病人肿瘤继续生长。3.大约18%~20%的病人因恶心,呕吐,体位性低血压等副作用而无法耐受。4.另外10%病人有耐药性。最近文献报导经验丰富的垂体瘤专家经蝶手术治疗女性泌乳素腺瘤死亡率<0.5%,长期缓解率>74%,接近药物治疗效果,但克服了药物的缺点,而有关男性泌乳素腺瘤经蝶手术治疗的报导很少。关于男性泌乳素腺瘤性功能障碍的原因,经蝶显微手术后性功能改变及辅助治疗的临床研究更少。男性泌乳素腺瘤治疗方法的选择,多巴胺激动剂术前的应用及应用时间对手术疗效的影响,影响手术疗效的因素等不少问题存在争议。因此我们对中山一院1999年1月至2005年12月46例经手术、影像学检查和病理证实的男性泌乳素腺瘤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以求为临床治疗男性泌乳素腺瘤提供一个思路。 [目的]分析总结经蝶窦显微外科手术治疗男性泌乳素型腺瘤的疗效和手术前后性功能变化。 [方法]回顾性分析1999~2005年在中山一院神经外科经蝶显微手术治疗,资料完整的46例男性泌乳素型垂体腺瘤的临床资料和随访结果等。 [结果]46例患者平均病程1.6年,平均年龄39.6岁。26例视力下降的患者26例视力恢复正常或有不同程度改善;24例视野缺损的患者中22例恢复正常或改善;24例性功能障碍患者中18例改善;头痛18例均缓解。大腺瘤23例,巨大腺23瘤例。手术采用经蝶入路,全切除31例,次全切11例,部分及大部分切除4例。随访时间6个月~7年,平均时间3.4±1.6年。术后随访复查CT或MRI提示肿瘤消失31例,残留静止7例,复发8例。 [结论]男性泌乳素腺瘤具有肿瘤体积大、易侵袭性生长和泌乳素(prolactinPRL)水平高等特点,性功能障碍、视力视野障碍是常见的临床症状。经蝶手术是男性泌乳素腺瘤的首选治疗方法,能可靠改善男性泌乳素腺瘤性功能障碍。术后肿瘤有残留者应结合病人具体情况采用综合治疗。多巴胺激动剂术前服用可以提高手术治愈率。术前PRL水平、肿瘤切除程度是影响疗效的因素,肿瘤内分泌活性与体积高度相关。
其他文献
近日,一个不起眼的小产业秸秆,在内蒙古自治区兴安盟引起了大人物们的关注,大到联合国前任分管经济的副秘书长、农业部前副部长、省市县党委和政府主要负责人,小到海内外涉农企业的投资人,而组织者却是一个商协会。与会者普遍认为,这是一次由商协会组建的民间智库所发挥的积极作用,正迎合了中央提倡的“让民间智库成为政府决策科学化和民主化的重要力量”的精神,更是政府向社会组织购买服务的一种表现。  主办这次大会的单
目的:恶性肿瘤患者常伴随高凝状态,其血小板常处于过度活化状态。手术创伤进一步激活凝血系统,增加血小板的活化程度,从而有利于肿瘤细胞的转移和增加术后血栓形成的发生率。本文
[目的]  1.探讨脑梗死后不同时间点脑内肿瘤坏死因子(tumor necrosis factor,TNF)α、整合素α5β1和αVβ3、及血管新生的变化。  2.探讨脑梗死后脑内TNFα升高、整合素
前言 妊娠期高血压疾病(hypertensive disorder complicating pregnancy)是产科常见并发症之一,它严重威胁着母儿健康和生存。重度子癎前期的病理生理表现提示慢性的弥散性血
目的 运用印迹细胞学技术,观察准分子激光手术后眼表上皮鳞状化生的程度,分析眼表细胞的病理学改变,探讨眼表印迹细胞学指标与泪膜稳定性、泪液分泌量三者的变化规律极其相互
[目的]  1.筛选寻常型银屑病(PV)患者皮损及外周血中差异表达miRNAs。  2.探讨差异表达miRNAs与PASI评分相关性。  3.预测差异表达miRNAs的靶基因。  [方法]  1.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