费穆《小城之春》的文本分析——兼及与田壮壮重拍版本的比较

来源 :浙江大学传媒与国际文化学院 浙江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uaixin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小城之春》作为费穆先生最为辉煌时期的代表作品,以其唯美、含蓄的艺术风格奠定了中国民族电影在世界影坛的历史地位。时隔半个多世纪,作为“第五代最后防线”的资深导演田壮壮重拍了这部民国时期的经典之作,这使得关于费穆及其《小城之春》的影像记忆再次被召回。   电影作为一种具有综合性特质的艺术形式,包容了文学性、视觉造型性、导表演等要素在内的诸多表现形式,但同时又兼具其鲜明而独特的艺术特征,能够让接受者从不同角度、层面上进行阐发解读,丰富、完善电影中各元素的表意功能,从而推动电影研究的发展。本文研究的重点,费穆版《小城之春》在某种意义上来说正是这样一部既综合又独特的作品。   本文以新旧版本对照,在电影文本的文学性、视觉性和作者研究这三个维度上比较两部电影,在作为文人导演的银幕抒情诗、电影民族化理想的追求和知识分子的春秋家国梦三方面展开论述。   第一部分提炼出文本从画外音,淡化情节,描摹内心、突出意境等方面塑造其文学内涵。   在第二部分中画面、色彩、景别、长镜头、镜头组接等要素上构建“空气说”与电影民族观,同时将作品同作者本人的生平际遇联系在一起,指出就旧版《小城之春》而言,正是其发挥了电影独特的媒介特点,才散发出恒久的艺术光芒。
其他文献
随着信息革命和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对人与人之间的协作和谐关系的要求日益加深,管理与伦理的融合已是大势所趋。学校是塑造人的所在,理应是充满人文关怀和道德指向的地方。然而
梁漱溟是现在新儒家的代表人物。他的“人心论”既是对儒家心性论的发展,也是阐述自己人生观、价值观的理论。梁漱溟“人心论”的展开分为人性、人心、人生三个阶段。人性是
在中国,王阳明是明代影响最大的哲学家,也是中国哲学史上影响仅次于孔子的哲学家。他是心学的重要代表作人物,阳明心学在中国影响深远。心学认为:人的行为是由心决定的,一切
随着电子信息技术的发展,网络成了人类的一种存在方式,网络赛博空间构成了与现实世界并行的一个虚拟世界。现实社会中的道德规范,如道德金规、诚信、平等、自由、相互尊重构成了
“医疗危机”现在已经成为一个世界性难题,现阶段的医学表露出来的种种问题说明,原本是人类为了维护自身以及群体的生命健康而产生和发展起来的医学,现在正在走向多数人的对立面
19世纪以前的西方历史哲学大抵是思辨的,20世纪则日益转移到分析的路子上来.罗素的社会历史观很难说是思辨的历史哲学,还是分析的历史哲学,他对历史的理解,是根据对人性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