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选水稻两用核不育系的应用基础研究

被引量 : 1次 | 上传用户:dumala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对湖南农业大学水稻科学研究所新选育的8个水稻两用核不育系及对照株1S和C815S的农艺性状、不育起点温度、异交特性等进行了研究;同时对新选育的8个不育系及C815S、Y58S和8个恢复系所配37个组合与汕优63的对照优势进行了研究;主要结果如下:1、7SH210、7SH191、7SH193属早稻类型不育系;株叶形态比较理想;主茎总叶片数少,出叶迅速;分蘖能力一般;播始历期短;有效穗数、每穗总粒数、着粒密度等性状优于株1S。2、7SH099、7SH088、8SH010、8SH0
其他文献
薯蓣属(Dioscorea)植物属于单子叶植物纲、薯蓣科,是该科中最大的一个属。薯蓣属植物具有重要的食用及药用价值,其中10余个种的根状茎中富含薯蓣皂苷元,是合成甾体激素类药物的基础原料和前体,目前世界各国生产的甾体激素类药物60%以上是以薯蓣皂苷元为原料。我国特有的薯蓣属品种盾叶薯蓣、穿龙薯蓣具有皂苷元含量高、品质好的特点,是生产薯蓣皂素的最佳源植物。产于墨西哥的菊叶薯蓣、小穗花薯蓣也是生产薯蓣
学位
独叶草(Kingdonia uniflora Balf. f. et W. W. Smith)为星叶草科(Circaeasteraceae)多年生小草本,为中国特有单种属植物,被列为国家Ⅰ级重点保护植物,具有重要的药用功效。独叶草种子在野外环境条件下大多不能成熟,主要依靠根状茎顶端伸长繁殖,在其苛刻的生存环境里,自然更新能力差,加之人为破坏森林植被和采挖,自然环境的突变等因素,其植株数量逐渐减少,
学位
紫杉醇是一种二萜类衍生化合物,最早分离自红豆杉属植物。1992年得到美国食品与药物管理局(FDA)批准作为抗晚期癌症的新药上市。近年来利用植物内生真菌发酵法生产紫杉醇成为研究热点,寻找高产菌株、优化培养条件及研究代谢调控将是提高紫杉醇产量的有效途径。本研究以提高微生物发酵法生产紫杉醇的产量为目标,从秦巴山区野生红豆杉中分离筛选出一株紫杉醇高产内生真菌Metarhizium anisopliae L
学位
近些年来,随着点源污染控制能力的提高,农业面源污染的严重性逐渐显现出来,对水体富营养化的影响占有很大比重。过量使用化肥及不合理的水分管理方式是产生农业面源污染的主要原因。本文在稻田农事生产过程中,进行了不同模拟稻田控排水试验,研究了稻田田面水中氮磷浓度的时空分布特征和减排控污效能,为控制稻田排水中氮磷排放量提供了试验依据。从农业面源污染角度控制农田排污总量,为实现节能减排保护河流水质的目的提供科学
学位
目前水稻两用核不育系的繁殖中存在着安全性不好,产量不高不稳,成本高,效益差等各种问题,为了突破这些水稻两用核不育系繁殖中亟待解决的诸多问题和困难,本论文采用Oracle数据库和Jsp编码语言结合历史气象资料对水稻两用核不育系繁殖基地智能选择系统(以下称系统)进行了研究与开发。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动态图形展示气象数据资料。系统改变之前大多数以数据或者表格方式展示抽象气象数据资料的方法,采用计算机W
学位
本试验以两系超级杂交早稻:陆两优996,株两优02,株两优819,株两优4024,株两优4026,株两优3020;两系超级杂交中晚稻:C两优87,C两优396,C两优513,C两优4488,Y两优1号,两优0293,两优培九,扬两优6号,准两优527为试验材料,研究了两系超级杂交稻垩白性状表现,早稻晚播对两系超级杂交早稻影响,两系超级杂交稻垩白性状与品质性状的相关性,遮荫条件对两系超级杂交稻不同粒
学位
高等开花植物的花药绒毡层在花粉发育中发挥十分重要作用。水稻TDR基因编码一个定位于核内的bHLH转录因子,可在绒毡层中特异性表达。该基因突变后主要表现为绒毡层和中层降解阻滞以及小孢子释放后降解,导致完全雄性不育。为了了解TDR的调控网络,本研究利用染色体免疫沉淀技术和ChIP-sequence分析方法对TDR调控的下游基因进行分离筛选验证及研究其下游基因Os503功能,主要结果如下:1、分离出受T
学位
抽穗开花期高温热害是影响水稻产量及其稳定性最重要的气象因素,挖掘耐热基因和培育耐热水稻品种是解决水稻热害问题的最有效途径。本研究利用耐热品系996和热敏感品系4628通过单粒传法构建的重组自交系群体(RILs)为材料,采用大田自然高温和温室高温条件鉴定不同株系(含亲本)的耐热表型,以结实率和花粉育性为耐热指标,结合采用SSR和SFP分子标记构建的全基因组遗传图谱,定位与水稻耐热相关的QTL。主要研
学位
本试验以两系杂交稻组合C两优343的母本C815S和父本岳恢9113为供试材料,研究了该组合不同父母本配比,混播制种中父母本的叶片生长、花时动态、柱头外露率、花粉密度及产量构成;同时也研究了其F1种子与父本进行不同配比混合种植株叶形态、生育期、光合利用、产量和米质等性状,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 C815S和岳恢9113的生育期在混播制种时与常规制种一致,并且不受混播比例的影响。常规制种的一期父本受前
学位
研究牧草(桂牧一号杂交象草和美国矮象草)在湖南地区不同收获期对其鲜草产量、营养品质和农艺性状的响影,为湖南地区两种牧草的科研和推广提供一定的科学依据。桂牧一号杂交象草和美国矮象草各三个重复,共6个小区,小区面积6×5=30m2,播种前结合整地每667m2施湿牛粪5000 kg作基肥,移栽后浇定植水一次。拔节期间中耕除草一次,兑水施尿素一次(30 kg/667m2)。结果表明:1.随着收获期的推移,
学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