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环境库兹涅茨曲线是西方经济学中关于环境质量伴随着经济发展呈现出先恶化后改善的倒U型曲线关系的假说。内蒙古与山西是我国矿产资源禀赋丰腴的两个资源大省,1995-2008年期间依靠强大的资源禀赋,两地经济保持了快速而稳定的增长,其中内蒙古相对于山西后发优势明显,增长速度更快;伴随着两个省、自治区资源拉动型经济的快速发展,两地的环境污染也不断加剧。山西省近年来已经开始注重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相协调,对于具有后发优势的内蒙古来说有何启示作用?本文第一章导论中选取了1995-2008年内蒙古和山西省人均GDP指标作为经济发展水平的衡量指标;选取1995-2008年内蒙古和山西省工业二氧化硫、工业二氧化碳、工业烟尘、工业粉尘、工业废水、工业废气排放量以及工业固体废弃物产生量作为环境质量的衡量指标。第二章理论支点中——EKC假说中简单介绍了环境库兹涅茨曲线理论的渊源与核心;第三章实证分析中以环境库兹涅茨曲线理论为支点,利用SPSS对1995-2008年山西和内蒙古人均GDP和1995-2008年期间两地的工业二氧化硫排放量、工业烟尘排放量、工业粉尘排放量、工业废气排放量、工业废水排放量以及工业固体废弃物产生量进行回归分析,分别得出两地六种环境污染指标各自环境库兹涅茨曲线。第四章结论以及政策阐述中首先阐述了将内蒙古和山西环境库兹涅茨曲线进行对比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其次针对回归结果,进行对比分析,寻找1995-2008年两地六种环境污染物排放量指标环境库兹涅茨曲线的异同;然后将1995-2008年内蒙古和山西人均GDP和工业废水排放量等六种环境污染物排放量指标的时间序列数据进行对比分析,辅助回归分析的结果,完善1995-2008年期间两地环境质量与经济发展关系的对比;最后借鉴山西近年来协调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方面的先行经验,为内蒙古解决经济和环境协调发展问题提供合理化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