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肢康复机器人的数据采集系统设计与研究

来源 :哈尔滨工程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yinhao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生物医学信号的采集处理是生物医学工程学中的重要分支,它为生物医学基础研究和临床诊断、分析提供必需的数据。因此为满足生物医学工程专业教学和科研的需要,进行生物医学信号采集处理系统的研究和设计是十分必要的。本文介绍了康复训练机器人的研究背景和研究意义,结合国内外发展现状和应用情况,确定了下肢康复训练机器人数据采集系统的主要研究任务。通过对康复训练机器人的步态和姿态机构以及数据采集系统的功能需求分析确定了下肢康复训练机器人数据采集系统的总体设计方案。该下肢康复机器人数据采集系统由硬件与软件两部分组成。该系统的硬件设计主要内容包括:控制芯片的选型,主电路的设计,串口通信接口的设计,对模拟信号进行调理、放大、滤波,混合电平逻辑接口,模数(A/D)转换,使之进入计算机。数据采集系统的主控制芯片选用了C8051F021,主电路的设计工作就是以该芯片为核心设计辅助电路。模数转换芯片选用了Maxim197,由于Maxim197芯片内包含高精度的参考电压源和时钟电路,这使它可以在不需要任何外部电路和时钟的情况下完成A/D转换功能,应用方便。该系统的软件设计主要包括:对采集到的数据进行处理,并对系统各部分进行控制。用C语言编制单片机程序,完成数据采集、通信及控制功能。并且保证上下位机能够完成顺利通信,实现上位机对下位机监控。另外,对压力传感器进行标定,并且对足底压力数据进行拟合处理。经试验证明了该数据采集系统硬件处理电路具有高稳定性,高精度,并且可以通过上位机监测,令实验方便快捷,得到良好的测量结果,这对以后的研究具有实用意义。
其他文献
本课题主要研究的是EHD强化空气对流传热,通过在壳程设置电极,使在传热面与空气之间产生高压电场,产生电晕风冲刷传热面,从而达到强化传热的目的;并根据传热过程复杂的非线性,引入
随着教育的不断深化改革,现代教育工作对教学质量的要求也不断提高,同时,教育工作者也期望通过创新教学方式、完善授课过程来推动学生的全面发展.因此,初中数学教师在日常教
神经元轴突和树突(或统称为“突起”)的退化是一个自我消亡的过程,其死亡方式有别于神经元胞体的凋亡,并在神经系统发育过程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在众多神经系统退行性疾病中,突
电阻抗断层成像(Electrical Impedance Tomography, EIT)是一种对物体内部电阻率分布进行成像的新型成像技术。它能对生物组织进行无创、连续、功能成像,是一种极具医学成像潜力的成像技术。根据EIT技术特点,第四军医大学课题组在国际上率先提出了电阻抗图像监护这一全新理念,并于2006年开发了第一套EIT图像监护系统,展开了临床图像监护试验。在临床试验中,该系统能对人体内的
内循环厌氧反应器(Internal Circulation Anaerobic Reactor,简称IC厌氧反应器)工艺是20世纪80年代中期出现的一种厌氧处理新技术,它是利用反应器所产生的沼气的提升作用形成内
多元化教学评价得到了广泛认可,但实际运用却是另一回事.为了使小学英语课堂教学更加活泼生动,教师应当重视多元化教学评价的运用,在运用过程中要坚持原则,结合新媒体技术与
在初中音乐的教学中,合唱教学占有着重要的地位,对于提高初中生的音乐水平有着重要的作用.合唱能够面向全体学生,它普及性强、参与面广,对学生的审美、德育、身心健康和个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