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课题以浒苔(Ulva prolifera)为实验材料,通过将浒苔叶状体分为基部、中部和顶端3部分,分别进行切段和切碎处理,在实验室条件下,用液体浅层培养的方法,系统地研究了其组织细胞和孢子的生长和发育特性。显微观察的结果显示:切段培养条件下,基部和中部的藻段均可在其形态学下端形成假根,在形态学上端产生类似叶状体的突起。藻段的发育具极性,但是其极性并不绝对的,在1.0 mm的基部藻段两端都观察到了假根的形成。虽然顶端的藻段和组织块全都形成和释放了孢子,未见明显的营养生长,但是在培养早期,其下端仍然具有形成假根的能力。浒苔各部位藻段和组织块释放的和滞留于孢子囊内的孢子都可以立即萌发成苗。快速生长的中基部藻段形成了气囊,致使其漂浮于培养基上。有很多藻段和组织块形成和释放了生殖细胞,释放到外界以及滞留于孢子囊内的孢子均可立即附着萌发。数据分析表明:藻段的生长具有极性,不同部位相同长度的藻段生长率差异明显,基部藻段的生长率高于中部藻段,顶部藻段无明显的营养生长。藻段的生长与其原始长度和在藻体中所处的位置有密切关系;藻段和组织块的再生与藻体的完整性及其在藻体中所处的位置有关。实验中,我们对浒苔游孢子的发育特别是假根的发育进行了详细的观察,发现浒苔孢子在发育初期假根的形成存在不同的方式,主要有:假根优先发育和丝状藻体优先发育两种类型;生长一段时间后,孢子的假根形态亦有不同;另外,孢子在实验室条件下培养时分枝较少,甚至无分枝,这与自然状态下有较大区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