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德反垄断执法机构设置比较研究

来源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q242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当前我国处于市场经济改革攻坚期,要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维护市场竞争秩序,就需要国家制定有力的法律制度和竞争政策。我国的《反垄断法》自2007年颁布实施以来,作为我国的“经济宪法”,发挥着保护竞争、限制垄断的作用。然而徒法不足以自行,法律的有效实施依赖于其执行机构的完善。目前我国在反垄断执法方面存在着“多头执法”的现象,执法机构之间权责不清,缺乏专业性和权威性,直接导致了反垄断执法不力,市场竞争秩序无法得到有效保护。而德国的反垄断执法体制建设已有近60年,拥有丰富的执法机构建设经验,对于我国建全和完善反垄断执法体制,建设高效、独立、专业、权威的反垄断执法机构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反垄断执法机构的执法依据是反垄断法,反垄断法的产生和发展与市场经济鼓励和保护竞争的特性紧密相关,是各国竞争政策的核心,因此在各国的经济法体系中处于“经济宪法”的地位。法律的生命在于实施,反垄断执法机构作为各国实施反垄断法的核心力量,在反垄断执法中起着主导性的作用,因此反垄断执法机构通常具有法定性、独立性、专业性和准司法性的特征,以确保实现维护竞争秩序,提高社会整体效率的价值目标。  德国反垄断执法机构的设置采取“一元制”的模式,德国联邦卡特尔局作为专门的反垄断执法机构,根据《反对限制竞争法》的授权行使反垄断各项职权,不受任何行政机关和个人干涉,具有较高的独立性,在人员配备上也具有很强的专业性。联邦经济和能源部长的特许权是德国反垄断执法的一大特色,具有一定的灵活性。垄断委员会作为专业的咨询顾问机构,为联邦卡特尔局的执法和竞争政策的制定提供专业意见,由各个领域的专家组成,保持高度的中立性。在德国,法院本身不是专门的反垄断执法机构,但其在反垄断执法中起着协调和补充的作用,这种合作模式对我国也颇具借鉴意义。德国反垄断执法机构在设置上具有高度的独立性和权威性,专门执法机构与其他机构之间权责明晰,配合有效,在人员配置上保证其执法者的专业性,执法过程又高度透明,可以说德国在反垄断执法机构建设上成效卓著,其经验也非常值得借鉴。  我国反垄断执法机构的设置采取“多元制”的模式,这种模式是在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和反垄断立法的不断探索中建立起来的,这导致了我国反垄断执法呈现商务部、发改委和工商总局三驾马车并管的执法格局。这种多头执法的模式存在着权责不清晰,独立性差,中央与地方权力配置不合理的缺陷,极易造成部门之间相互争权和相互推诿现象的发生,严重影响了反垄断执法效果。作为协调机构的反垄断委员会也因其自身独立性弱,未能实现其设立之初组织协调各执法机构的目标。为保证反垄断法有效实施,保护市场竞争,我国反垄断执法机构的上述弊病亟待解决。  在我国反垄断执法机构的改革中,需要解决两个问题:一是执法机构权力配置模式的选择,究竟是采取一元制还是多元制?一元制模式权力集中,执法独立性、专业性、权威性高,主流观点认为反垄断执法机构权力配置以“权利独享”为趋势;多元制模式存在权责不清,独立性和权威性低的问题,但却适合我国当前的基本国情,执法机构的改革需要考虑我国的现实情况,在我国条块结合的行政体制和《反垄断法》不够完善的前提下,企图设立一个“权利独享”的专门的反垄断执法机构不具有现实性。因此,我国的反垄断执法机构改革应当分为两个阶段,第一步是在现存的“三驾马车”权力共享基础上,进一步明晰权责,时机成熟之后再进行第二步,即向“一元制”过渡,形成专门的反垄断执法机构。在此过程当中还要不断总结经验,完善反垄断立法。二是反垄断委员会的改革,对于反垄断委员会的定性究竟是咨询机构还是协调机构?在理清第一个问题的基础上,笔者认为,反垄断委员会在我国反垄断执法机构权力配置改革第一步的基础上,仍然定性为协调机构,但要强化其协调和补充作用,强化常设机构,提升其独立性;而在权力配置的第二步,反垄断委员会应当回归到专业的咨询顾问机构,紧密配合专门的反垄断执法机构的工作,同时监督和协助执法机构建立完善的信息披露制度,最终实现反垄断执法机构从“多元制”向“一元制”的转变。
其他文献
阿列克谢耶维奇是白俄罗斯记者、散文作家、2015年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其文学创作的主要特点为纪实性和复调式。她用与当事人访谈的方式,记录了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的苏联卫国战争
本文从批评性话语分析的角度对中国新华社和美国美联社关于华为在美投资受阻的报道进行对比分析,旨在揭示两大新闻社是如何运用语言学工具在各自的报道中表达各自的观点与立场
随着中国经济的迅速发展和出境旅游热的逐步升温,出境旅游领队在旅游业发展过程中起着日益重要的作用,旅游行业发展对出境旅游领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的要求也不断提高。而目前以
随着新课程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化,学生的探究和实践能力的培养已成为教育的一个重点。如何从学生的已有知识、能力出发,在学生已有知识经验与给定目标之间设置障碍,创设情境,诱发学生主动去发现问题,探索问题,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增强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是当前数学教学改革的热门话题。下面结合本人的教学实践,谈一些做法。  一、置情设疑,疑中生思  “学起于思,思源于疑”,思维自疑问和惊奇开始,疑问和惊奇最容易激
随着国际间交流的日益加深,双语者在两种语言模式下如何加工文化信息在跨文化研究中引起了极大的关注。由于双语者需要在两种语言之间进行切换,母语和外语是否会影响外语学习者加工文化信息值得进一步研究。因此,本研究基于实证研究范式探讨母语和外语模式对中国英语学习者加工文化信息的影响。通过自行设计的句子阅读任务,本研究以被试判断句尾关键词的准确率和反应时为指标,对比了中国英语学习者在两种语言模式下处理包含母语
学位
随着中国经济的国际一体化进程,员工文化背景多元化的趋势日益明显,企业中研发团队的多样性大幅度增加,因此跨文化交际在企业中得到高度重视。跨文化研发团队在注重技术交流的同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各国间的经济贸易联系日益紧密。据此,各国希望进一步加强合作,消除贸易壁垒的呼声也越来越强烈。鉴于实现一步到位的全球经济一体化存在诸多困难,因此各国
广告作为宣传产品和服务的媒介工具,具有吸引大众、促进消费的重要作用。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通过英语广告来宣传产品的国际化趋势越来越明显,因而英语广告的翻译也成为了一项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