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美关系对日本亚太经济合作政策的影响研究

来源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oubear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日美关系作为日本内政外交的重要影响因素,与日本的亚太经济合作政策的发展联系紧密。  二战结束后至20世纪60年代中期,日美军事同盟建立并得到稳固。有赖于美国的扶持,日本迅速从战后经济的颓势中恢复,并且创造了战后经济的奇迹。此时,在日美关系中,军事关系全面压制了其他关系,日本并没有独立的亚太经济合作政策提出。  60年代中期至80年代末,日美军事同盟继续保持稳定,但是日美贸易摩擦却逐步升级,激烈的经济竞争关系成为了日美关系中的主流。为此,追求经济独立性的日本开始寻求向亚洲市场转移。凭借着其蓬勃发展的经济实力,日本不仅出台了“环太平洋连带构想”并将其确立为日本的重要国策,此后还提出了聚焦于东亚的“东亚经济圈”构想,增加了对东亚经济合作的重视。  80年代末至90年代前期,日美贸易摩擦仍未得到缓和,甚至出现了政治化倾向,同时随着日美同盟危机的不断加深以及国内经济的萧条,日本亚太经济合作政策进入了消沉状态。  此后,随着90年代中期日美同盟的再定义,面向21世纪的日美关系得到了加固,日本开始参与到亚太经济合作之中,抛出了“东亚共同体”以及10+6东亚合作框架。在迈入21世纪之后,日本更是将日美同盟作为其谋求政治大国地位的工具。出于日美亚太战略配合的考虑,日本在经济合作构想上追随着美国,积极参与到美国所主导的TPP谈判之中。  由于日本一直积极谋求对美关系的平等地位,因此,日美关系既促进又限制了日本亚太经济合作政策的发展。怀有“大国情结”、渴望成为政治大国的日本需要在国家利益与日美关系之间取得平衡,以在地区经济合作以及日美同盟中做出合理的决策。
其他文献
日印两国1952年建交,但是冷战期间两国关系发展缓慢。冷战结束后,日印之间的合作更多地表现为日本向印度提供经济援助。进入二十一世纪,两国关系持续升温,决定共同建立全球伙伴关
驴疥癣病是由疥螨和痒螨寄生在驴体表或表皮内引起的寄生虫病,患病动物以巨痒、皮肤炎症、脱毛和消瘦为主要特征,具有传染性,可在短期内感染同群其他驴,该病在春秋冬季多发。
一切有权的人都爱滥用权力,这是万古不变的真理。受贿问题日渐随着时代的发展,展现出不同的特征。犯罪分子为了逃避法律制裁,受贿手段也是更加隐蔽,除财产利益以外的身份利益
近年来,我国环境污染事故频发,引起社会关注。在索赔中,由于缺乏相关法律法规,造成诸多不便,影响诉讼效率。随着我国不断推进环境法治建设,自然资源损害赔偿制度的建立势在必行。相
法人精神损害赔偿问题在国外已有大量的研究并在法律制度中获得了认可,但是在我国仍是个新课题。本文在结合法人本质理论的基础上,以理论和实证的方式,从法人的人格内涵出发,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加深和中国“走出去”战略实施,中国的海外利益已遍及全球,但与此同时,中国的海外利益的脆弱性也凸显出来,加之传统海外利益保护手段发展的相对不足,军事力量和平
程序正义问题正在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本文首先讨论了程序正义与几个相关概念的关系,包括形式正义、结果正义。程序正义不同于形式正义,因为前者包含有实质性的要求,而后者则没
期待可能性是德日刑法学中的一个概念,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在广义上,指从行为人实施行为之际的内部和外部的一切情形观察,能够期待行为人不实施犯罪行为,而实施其他适法行为;狭义上,指
作为欧洲一体化进程的重要成果,以《里斯本条约》的生效为标志,欧盟发展进入了一个新阶段。自成一体的欧盟的诞生与超国家的欧盟法的形成,是欧洲之于人类法治文明的巨大贡献。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