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幼小衔接是儿童在一生当中遇到的第一次重要转变,顺利度过衔接时期对孩子的一生发展有着重要的影响。幼小衔接问题一直备受关注,但是长期以来,成人的话语权都处于霸权地位,目前的幼小衔接研究大多都是从成人的视角进行研究的,对衔接当中的重要当事人——儿童的想法却鲜有人关注。他们心目中的小学是怎样的?在衔接当中他们遇到的困难和焦虑有哪些?对于这些问题的思考和探究有助于更好的促进衔接工作的顺利进行。本研究选择儿童视角,运用访谈法和观察法,尝试采用作品分析法,以兰州市某公办幼儿园中即将毕业的大班幼儿和兰州市两所公立小学中刚入学的一年级小学生为研究对象,对大班幼儿就“我心目中的小学”为命题进行作画,对收集到的作品从图画内容、色彩情感和构图原则三个维度进行了认真的整理和分析,并对部分幼儿以及刚入学的一年级小学生进行了访谈。通过对儿童绘画作品的分析以及访谈资料的整理,本研究发现从图画内容来看,楼房、学生、太阳、旗杆是儿童作品中出现频率最高的事物;从色彩情感看,幼儿喜欢用红色、橙色、黄色等鲜亮、明快的暖色来表达自己感情;从使用颜色的种类数来,使用11种颜色的人数占到最多,可见对于儿童来说描绘学校是一件让他们感兴趣的和有意义的事情;从构图原则来看,幼儿使用了排列原则、居中原则、对称原则和分组原则来表达自己意图。基于此,本研究对目前的幼小衔接工作从儿童对学校建筑的诉求、儿童的担心和焦虑以及儿童的表达三方面进行了反思。并对此提出了相关建议:1.建立儿童心目中的小学——五颜六色的公园式的小学;2.设置合理的期望;3.让儿童在表达中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