貉IgG交叉免疫原性及Fc多肽功能活性研究

来源 :山东农业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oinroot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IgG作为连接先天性免疫与获得性免疫的功能分子,是抗原与受体及效应分子相互作用的桥梁,其在血清中含量最高,同时半衰期最长,主要是由脾脏以及淋巴结中的浆细胞合成。与抗原分子特异性结合形成抗原-抗体复合物,改变Fc段的构象,暴露相应的补体结合位点,使得C1q与之结合,进而激活补体系统;此外,IgG可通过其Fc片段特异性识别细胞表面的Fc受体,从而产生多种不同的生物学效应,主要包括:病毒中和作用、ADCC作用、胞外杀伤及免疫炎症、吞噬调理作用等。IgG-Fc段作为抗体分子与细胞及效应分子相互作用的重要结构域,介导细胞免疫应答反应,对抗体自身的抗原性起着决定性作用。IgG重链恒定区尤其是Fc段基因在不同动物间相对保守,因此分析IgG重链Fc基因在不同动物间的同源性,可以更加精确地反映不同动物抗体间交叉免疫原性的差异。本试验选用貉IgG重链为研究对象,研究内容主要分为三部分:第一部分貉IgG重链基因序列测定及分析根据NCBI上已公布的犬、水貂IgG重链基因的保守区域设计引物,从病貉的脾脏内提取RNA。通过Race技术首次成功克隆貉IgG重链全基因,序列全长1474bp,编码491个氨基酸。利用多种软件对其IgG重链基因进行生物信息学分析和遗传进化分析。核苷酸分析结果显示貉与犬IgG间亲缘关系最近,同源性为92.6%,与猫的同源性为83.0%,与水貂的同源性为82.8%,与人的同源性为75.9%,与鼠的同源性为68.2%。氨基酸序列进行比较分析发现,貉与犬同源性为89.6%,与水貂的同源性为77.2%,与人的同源性70%左右,与鼠在60%左右。通过Swiss-model同源建模,对貉、犬IgG三维晶体结构进行预测,得出貉、犬IgG三维结构均基于人类IgG分子建模,立体结构的相似度保持在70%左右。关键氨基酸差别和三维空间结构的不同是IgG的遗传变异所在。第二部分不同种属动物间IgG免疫原交叉性分析不同种属动物的IgG三维立体结构具有较高的相似性,同时其各自Fc段氨基酸残基相对保守,预示了不同动物IgG与不同动物的酶标二抗间存在交叉反应,但其交叉反应强度与IgG-Fc段的结构密切相关。通过dot-ELISA及WesternBlot试验,检测了小鼠、鸡、鸭、人、貉、兔、水貂血清抗体分别与抗犬、抗兔、抗鼠和抗人四种酶标二抗间的交叉反应性,同时分析了貉IgG-Fc融合蛋白与抗犬二抗间的免疫原交叉性。结果表明,不同动物的IgG之间,或多或少都存在一些交叉性。不同纲目之间的动物也可有一定程度的交叉免疫反应,例如鸡与犬二抗间有相对明显的交叉反应,而与兔、鼠、人二抗间几乎不存在免疫交叉。第三部分貉IgG-Fc多肽生物功能活性分析借助文献及在线软件分析貉Fc区功能活性位点,人工合成貉IgG-Fc区多肽NTVSITCLVK(N10K)、PSVYVLPPSQ(P10Q)及阴性对照多肽MSTAVSKCAT(NC),Fc多肽在不同浓度下与小鼠外周血淋巴细胞共培养18h检测上清液中细胞因子含量(TNF-α,IL-1β,IL-6),发现在浓度为10μg/m L时,多肽N10K可以刺激淋巴细胞分泌更多的TNF-α(271.95pg/m L),IL-1β(27.42pg/m L),而多肽P10Q可以促进淋巴细胞产生较多的IL-6(35.51pg/m L)。初步确定貉IgGFc区多肽P10Q及N10K对外周血淋巴细胞的体外免疫诱导功能活性,同时为今后貉源疾病预防及治疗奠定基础,为研究多肽疫苗提供了实验依据。
其他文献
禽白血病病毒(Avian Leukosis Virus,ALV)自1908年首次被分离并报道以来,随后的几十年里世界各地都有该病的爆发与流行,这说明禽白血病已广泛分布于世界各地,由ALV感染所引发
Beta-连环蛋白(β-catenin)是一种具有多种功能的蛋白,可以调节细胞间黏附和作为Wnt/β-catenin信号通路的关键分子调控基因转录,发挥多种生物学功能。β-catenin在细胞的不
摘 要: 篮球运动技能的形成是由简单到复杂的过程,并有其建立、形成、巩固和发展的阶段性变化和生理规律。本文对篮球运球技能的形成过程加以分析。  关键词: 篮球运动 运球技能 形成过程    篮球运动是一项综合性强的项目,它对学生的身体综合素质方面的要求比较高。学生在学习运球的每个技能时,都应由简单到复杂,并遵循阶段性变化和生理规律,从而保证对运球技能的掌握和完善。下面对运球技能的形成过程进行分析。
摘 要: 以维果茨基理论为代表的教育心理学取向是建构主义的一个重要组成。本文作者结合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理念,介绍了维果茨基理论的三个基本观点和一个教学应用模式。  关键词: 维果茨基 教学观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倡导在教学过程中实现与学生的互动,注重培养学生的独立性和自主性,促进学生主动地、富有个性地学习。其重要的理论依据是建构主义理论。建构主义理论的基本观点是假如学习者想将知
采用化学沉淀法制备得到纳米羟基磷灰石(n-HAp)粉体,研究了n-HAp粉体对水溶液中苯酚的吸附性能,并初步探讨了其在粉体上的吸附机理,在低浓度(5~30mg/L)时的吸附符合Freundlich
摘 要: 中学阶段的信息技术课到底应达到什么样的教学目标,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应怎么组织教学,本文作者就此问题谈几点看法。  关键词: 中学信息技术课 课堂教学 教学设计    信息技术是一门新兴学科,融知识与技能于一体,我国于2000年制定了《全国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指导纲要(试用)》。明确指出中学信息课程的主要任务是:“培养学生对信息技术的兴趣和意识,了解信息技术的发展及其应用对人类日常生活和科学技
摘 要: 多媒体教学是促进教育改革的重要途径,也是教学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的应用使教学改革得到优化,使教学效率得到提高。本文探讨了多媒体教学的含义、特点、在计算机教学中应用的必要性和在计算机教学应用中的思考。   关键词: 多媒体技术 计算机教学 应用    近年来,随着计算机技术的迅猛发展和日益普及,大部分院校都已配备了计算机多媒体教室,开展了多媒体教学。这对改革传统的教学模式,培养学生的创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