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国-新西兰自由贸易协定(FTA)自2008年正式实施以来,两国经贸发展迅速。2015年6月中国-澳大利亚FTA的正式签署,给新西兰带来一定竞争压力,加之新一轮以全面、高标准为特质的区域经济一体化发展趋势,让中新双方都认识到中新FTA进一步升级的迫切性。迄今为止,中国-新西兰FTA实施效果到底如何?进一步升级的空间又在何处?围绕这两个问题,本文展开对中国-新西兰FTA实施效应的研究。 本文从贸易、投资和新议题等几个方面,综合评价中新自贸协定生效以来的实施效应,进而就其升级空间和方向进行探讨。论文首先概述中新自贸协定建设情况,接着分别测算中新 FTA在货物贸易、服务贸易、投资等几大领域的实施效应,最后提出中新自贸协定升级谈判需重点推进的领域。 基于以上思路,本文共包括8章。第1章为引言。第2章回顾中新FTA建设历程,计算该协定利用情况并探讨其签署意义。第3章从贸易总量、贸易紧密程度和贸易结构三个维度,衡量中新双方货物贸易的自由化水平。第4章探讨中新服务贸易的开放程度,从总量和紧密程度两个维度衡量中新双方服务贸易领域的开放成果,运用显示性比较优势指数来衡量两国服务行业的互补程度。第5章从投资流量、存量角度考察中新相互投资现状,通过重大投资项目的进展分析重点合作领域。第6章梳理中新FTA协定中以自然人移动、知识产权为代表的其他条款,并与最新签署的中澳FTA条款作比较。第7章探讨未来中新FTA升级空间及需要重点推进的领域。第8章为结语。 本文研究得出的主要结论如下: (1)中新双边货物贸易在规模和紧密程度上都实现跨越式的发展。服务贸易发展速度虽略逊于货物贸易,但从产业互补性来看发展潜力较大。 (2)与货物贸易领域的强劲增长相比,中新双边投资潜力还未被充分挖掘。中新双边投资小幅增长,且相互投资呈不对称状态,中方赴新投资积极性高于新方来华投资。 (3)中新FTA的自然人移动、知识产权等议题因条款设置过于笼统,实施效果并不理想。未来中新自贸协定升级谈判应当结合新西兰的实际需求,参考新一代国际贸易投资规则,提出符合我国发展利益的新规则和新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