碳素税效用预测——基于中国制制造业生产要素的替代研究

来源 :复旦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elen_fu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改革开放之后中国经济快速成长,工业化程度较高,不过最近面临着另外的难题,就是说国家经济发展的同时,不能忽略环境问题,而这是一个全球性的问题。世界气候协约规定,禁止将二氧化碳排出扩散到另外的国家。从欧洲国家开始,越来越多的国家遵守这一协约,而这也将成为一个趋势。中国也不另外,为此中国政府通过“十一五规划”发表了规模性计划,正在研究诸多方法。   其中,较为有效的方法为碳素税、碳素排出权、政府补贴等,本文将预测对于国家主导,从而其效果快速,较易分析的碳素税制度。为此,选定了制造业,它是在中国国内能源消费当中占最大比重,为46%。分析了对于可生产要素之间的替代关系。其方法为:使用超越对数函数,推导了MES交叉替代弹性公式,因为这一公式能够更具体地说明对于其上述的替代关系,最后包括了自价格弹性概念。分析结果显示自价格弹性为负值,这从经济上的逻辑来说是合理的,资本、劳动随能源的价格变化与其有着替代关系。通过以上分析,随着能源价格上升,资本、劳动需求也呈现出增加趋势,这抵消了能源价格上升所带来的对其需求减少的部分。   基于上述分析,虽然促使能源价格上升的因素很多,但假定为因征收碳素税而使能源的价格上升,同时课赋40元/TOE的碳素税时,能够推测、得到各能源燃料价格上升率以及平均能源价格上升的幅度,运用2007年度能源自价格弹性,最后得出249.16万吨的二氧化碳排出减少量。   通过这些结果,碳素税使得能源价格上升一些,但是也起到了使二氧化碳排放量减少的效果。即使中国目前没有实行碳素税以及具体的实行计划,但是以后中国的制造业也必须得面临这一趋势。制造业需要有能够有效抵消能源价格上升额度的应对方案,使用中国具有的丰富的资本和劳动要素。政府和企业将积极投资到高效利用能源的技术,同时积极努力开发替代能源。而且,不是单纯的劳动力生产要素替代,而是培养高级人力资本,获得劳动生产力的提高,这种培养将是以国家为主导的。通过这些国家性计划,中国的产业结构将转换到高效率能源技术社会、技术密集型产业,与世界上其他国家一起,为二氧化碳减少共同努力,能够更有效处理环境问题。
其他文献
在上下游厂商纵向约束方面,目前产业组织理论的研究成果主要集中于具有供求联系的两级厂商之间的关系。本文完成了对现有产业组织理论中关于纵向约束关系的理论的梳理,并分析了纵向约束关系和动态规划方法之间的适用性,在此基础上,探讨了非一体化纵向约束关系、一体化纵向约束关系的实现方式,并在此基础上进行了各自的动态最优模型的构建方式,探讨了其求解的方法。本文认为,纵向约束关系具有动态规划方法的多阶段决策特征,这
摘要:在科技不断开发的背景下,计算机软件自动化开发技术不断提高。本文通过现状、原则,两个方面对计算机应用软件自动化开发进行了讨论,并对应用生命周期技术、应用原始开发技术、应用自动型系统开发技术,三个方面对计算机应用软件自动化开发技术的研究进行了总结,使计算机软件技术能够进一步提高,为人们的生活、工作提供更加先进的技术,希望为关注这一话题的人们提供参考。  关键词:计算机应用软件;自动化开发技术;生
学位
20世纪80年代以来,公司治理问题已经成为世界各国广泛关注的焦点问题。公司治理不仅是现代企业制度中最重要的内容,也是企业增强竞争力和提高经营业绩的关键因素。印度作为新
我国是传统农业大国,农产品贸易在我国整个贸易中占有重要的地位。目前,我国已成为世界第四大农产品进口国和第五大农产品出口国,在世界农产品贸易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但近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