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麻下创伤失血性休克急诊手术的术后预后因素分析

来源 :南昌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b25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探讨全麻下创伤失血性休克急诊手术的术后预后因素,为临床实践提供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南昌大学第一附属医院2005年1月1日至2013年5月31日入院的全麻下行急诊手术的创伤失血性休克患者的病历,收集的数据包含年龄、性别、体重、既往史、个人史、发病至入院的时间、发病至手术的时间、是否转院来源、入院前是否行容量治疗、容量治疗液体量、入院诊断、首次病情记录、体温、收缩压、舒张压、心率、ISS评分(ISS据AIS 1990版计算)、入院首次(24小时内)血红蛋白、血糖、血乳酸盐、碱剩余、ASA分级、手术部位、术中使用血管活性药物名称、剂量、使用方式、输液输血种类及输注量、失血量、尿量、术中是否出现心脏停搏或抢救情况、手术及麻醉持续时间,术中是否行直接动脉压监测、是否行中心静脉穿刺、术中收缩压最高值及对应舒张压、术中收缩压最低值及对应舒张压、是否转入至ICU、ICU停留天数、低血压恢复至正常水平的时间、休克纠正的时间、是否进行心肺复苏、心肺复苏次数及每次持续的时间、是否使用IABP、是否使用电除颤仪、除颤次数、出院情况、死亡原因。用单因素分析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方法分析术后预后的影响因素,P值<0.05有统计学意义。结果:出院结局为死亡(17/168,10.1%),存活伴并发症或后遗症(46/168,27.4%),存活不伴并发症或后遗症(105/168,62.5%)。与出院时伴随并发症或后遗症或死亡相关的预后因素:发病时间<6小时(OR=0.13,95.0%CI=0.03-0.56);院前行容量治疗(OR=0.08,95.0%CI=0.01-0.90);ISS 17-25(OR=0.08,95.0%CI=0.01-0.77);术中使用血管活性药物(OR=4.05,95.0%CI=1.09-15.09);术后转入ICU(OR=29.71,95.0%CI=1.78-496.45);住院期间血压正常(OR=0.01,95.0%CI=0.01-0.10);血压恢复时间≤6h(OR=2.35,95.0%CI=0.42-13.32);住院期间SI<1(OR=0.21,95.0%CI=0.05-0.98)。结论:全麻下创伤失血性休克急诊手术的死亡率、并发症及后遗症的发生率较高,与患者的发病时间、院前容量治疗、入院后血压恢复至正常的时间、休克纠正时间、术中血管活性药物的使用、术后转入ICU相关。
其他文献
本文从基础设施当前存在的问题入手,研究了基础设施中可以选择的PPP形式,并提出了在基础设施中成功采用PPP模式的政策保障措施。党的十八大提出了我国城镇化发展战略。如何推
在目前我国不少权威性民法学理论著作中,民事法律行为颇受非议,或干脆被废止不用。罗马法体系中由于民法地位显赫,以致民法与罗马法同义、与法学同称,在《德国民法典》中创造
<正>6月4日下午,省林草局召开"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动员部署会议,对省林草局系统开展主题教育活动进行安排部署。省委第九巡回指导组副组长成文辉出席会议并讲话,省
目的:观察头抬高后仰位联合60°气管拔管对患者拔管期应激反应的影响。方法:选择全身麻醉下行大隐静脉高位结扎手术的患者90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均分为三组,每组30例。A组患
本文详细介绍了真空挤压成形机螺旋叶结构图(俗称零件图或工程图)的绘制方法,并指出利用三维软件建模转换成二维工程图的绘制方法,是绘制真空挤压成形机螺旋叶结构图的最佳选择
目的:探讨电针(electroacupuncture,EA)对高血压患者围术期血液流变学指标及炎症因子包括C反应蛋白(C reactive protein,CRP)、白细胞介素-6(interleukin-6,IL-6)和肿瘤坏死因子-α
患者,女,49岁,主因“反复水肿,发现腹腔淋巴结肿大1年余,加重1月”入院。患者缘于2006年5月初无明显诱因出现颜面、双下肢水肿,并自觉胸闷、喘憋,无畏寒、发热,无皮疹、关节痛,无潮热
核心素养指的是学生应该具备的能够适应社会发展和终身发展的必备品格。其主要包括了三个方面的内涵,即文化基础、自主发展以及社会参与。生本课堂以学生为中心,以学生为主体
目的:血红素加氧酶-1(heme oxygenase,HO-1)基因修饰的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one marrow mesenchymal stem cells,BM MSCs)可以通过参与调节移植免疫和修复损伤组织来保护移植肝
金融机构作为服务型中介机构,在金融体系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在新的发展和改革形势下,加强金融机构人力资源管理意义重大。成熟的金融机构在员工培训的组织构架、保障体系、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