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市公司增发新股的短期宣告效应研究——来自我国A股市场的实证证据

来源 :中山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rygps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05年4月底,中国证券市场股权分置改革试点启动,上海和深圳两个交易所暂停了除债权外所有的融资活动。2006年5月8日,由于股权分置改革已经取得了重要的阶段性成果,因此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颁布了《上市公司证券发行管理办法》,市场融资功能(包括再融资)得以恢复。值得关注的是,过去火爆一时的配股在股改后逐步淡出上市公司再融资的舞台,取而代之的是增发的再融资方式,尤其是定向增发方式更是成为了证券市场上众人瞩目的一大焦点。上市公司增发新股会影响市场对公司的预期,从而影响二级市场股价,目前我国对上市公司增发新股宣告效应的实证研究还为数不多,因此对这个问题进行比较系统、比较深入的实证研究就显得尤为必要。   本文先回顾我国上市公司增发制度的发展历程,然后结合我国上市公司目前所处的制度背景,围绕我国上市公司增发再融资这一事件进行理论分析,提出本文的研究假设。其次介绍对增发新股宣告效应的检验方法,探讨了事件研究法的基本原理。再次是对本文提出的研究假设进行实证检验,即对上市公司增发新股的宣告效应进行实证研究。最后,本文还进一步对我国上市公司增发新股后的实际经营业绩做补充研究,以考察增发后的实际经营业绩是否与之前公司宣告增发时市场的预期基本一致。   本文选取了从2006年5月8日至2008年12月31日在沪深两市发布增发新股再融资公告(包括公开增发和定向增发)的A股上市公司作为本文的研究样本进行实证检验,得出以下结论:(1)上市公司宣告定向增发新股存在显著为正的宣告效应;而且定向增发的宣告效应要显著好于公开增发的宣告效应;(2)上市公司通过定向增发实现整体上市的宣告效应要显著好于其他类型的定向增发的宣告效应;(3)没有大股东及其关联方参与的定向增发的宣告效应要比有大股东及其关联方参与的定向增发的宣告效应差;(4)大股东申购上市公司公开增发的新股比例越高,宣告效应则越差;而定向增发时大股东认购比例增加对宣告效应的影响要好于公开增发时大股东认购比例增加对宣告效应的影响。此外,本文还发现这些市场预期与上市公司增发前后的短期经营业绩表现在总体上讲基本一致,但有大股东及其关联方参与的定向增发公司在增发后一年并未表现出比其他类型的定向增发公司更好的业绩,这可能是因为我国有些上市公司有利用定向增发进行“隧道挖掘”的行为。
其他文献
投资者关系管理(IRM,Investor Relations Management)作为现代公司治理的微观保护机制,起到连接上市公司与外部投资者的桥梁和纽带作用。与机构投资者相比,中小股东获得信息的渠道
本文主要介绍了二维码智能维护管理系统构建、功能及其在广播发射台的使用。二维码智能维护管理系统的使用体现出了高新技术在发射台中发挥的重要作用。它的使用有效提高了广播发射台的技术维护工作效率,使台站技术维护水平得到加强。
随着物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新一代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互联网迅速向各行业渗透,市场中的新业态、新模式层出不穷。互联网时代下企业所处的外部环境具有很强的不确定性,在这样的环境中并不存在“强者恒强”的商业模式。与此同时随着专业化分工的不断深入,创新知识复杂性的提高,单凭企业自身不可能集聚创新所需的全部资源,越来越多的企业选择开放的思维,通过积极嵌入外部网络,获取外部知识并在组织内部消化、转化最终可以
摘要:为了缓解社会对高质量数控人才的需求,对部分高职院校数控专业培养方案、教学模式、师资等进行了调研;同时对历届数控专业毕业生以及工厂数控操作工进行了相关调研,提出了影响数控人才培养质量的关键因素。鉴于数控专业实践性强的特点,提出了一种以企业实践教育与课堂理论教育相结合的新的教学模式。  关键词:高职院校;数控人才;培养模式  作者简介:郭秀华(1976-),女,江苏高邮人,苏州经贸职业技术学院机
周末天气晴好,妈妈带着我、子瑜和晨瑶来到子瑜外婆家的菜园.春天的菜园一派生机勃勃:粉红的剪豆花,浅黄的黄花菜,翠绿的小青菜……让我目不暇接.子瑜、晨瑶和妈妈正费力地挖
期刊
《品德与社会》本身就是一门活动型课程,活动是学生学习的主要形式,在品德与社会教学中,教师应根据小学生的心理特征,活化教学内容,主动构建活动型的课堂结果,做到课堂以活动为中心,活动以学生为中心。通过活动教学,引导学生从贯彻各种社会现象、感知相关的具体材料入手,通过收集、筛选、整理信息、思考讨论,悟出其中蕴含的道理,并引导学生掌握相应的行为方式,运用于社会实践和日常生活。    一、精心设计活动形式,
自二十世纪六十年代以来,随着社会经济及科学技术的迅速发展,各国都在努力提高自身的综合能力,以求在全球性的竞争中获胜。在这一进程中,现代化企业不断建立,大型项目层出不穷,项目
学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