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子宫内膜癌(Endometrial cancer,EC)发病呈现年轻化趋势,对有生育要求的患者行保留生育功能的治疗具有重要的意义。孕激素作为保守治疗的一种方法在临床中得到应用,但不同种类的孕激素治疗效果不同。本研究探讨不同种类孕激素对子宫内膜癌细胞(Ishikawa)增殖和凋亡的影响及可能机制,为子宫内膜癌合理、安全、有效的保守治疗提供理论及实验依据。方法:本实验研究醋酸甲羟孕酮(MPA)、醋酸甲地孕酮(MA)、已酸孕酮(17-HPA)和左炔诺孕酮(LG)四种孕激素对于子宫内膜癌细胞(Ishikawa)的活性及凋亡的影响。1使用MTT法测定四种孕激素(醋酸甲羟孕酮MPA、醋酸甲地孕酮MA、已酸孕酮17-HPA和左炔诺孕酮LG)对子宫内膜癌细胞(Ishikawa)生长的抑制浓度,并检测孕激素处理之后子宫内膜癌细胞(Ishikawa)的凋亡率以及细胞中Ca2+浓度的变化。2利用固相梯度双向凝胶电泳技术建立孕激素处理前后细胞总蛋白双向凝胶电泳图谱,经PDQuest软件分析,选取差异表达的蛋白质点进行基质辅助激光解吸电离飞行时间质谱分析,获得肽质量指纹图谱,Mascot软件搜索数据库鉴定蛋白质,并对比用药前后的变化,从蛋白水平分析作用机制。结果:1)对四种孕激素(醋酸甲羟孕酮MPA、醋酸甲地孕酮MA、已酸孕酮17-HPA和左炔诺孕酮LG)对子宫内膜癌细胞(Ishikawa)的生长抑制情况进行观察,发现24h、48h、72h,醋酸甲地孕酮(MA)的抑制能力显著高于其余3个组,其抑制子宫内膜癌细胞(Ishikawa)生长的效果受到时间以及用量的影响,且抑制效果随时间延长而增强。当以15ug/ml的用量持续作用72小时之后,该细胞的生长出现明显的半抑制现象,其对于癌细胞的活性具有明显的抑制作用,细胞凋亡率高达89.14%。通过对细胞中Ca2+浓度进行分析可以发现:醋酸甲地孕酮(MA)处理的细胞中,在作用72h后,细胞内的Ca2+浓度出现了明显的增高,由原来的51.7nmol/L上升至286.3nmol/L。2)经双向凝胶电泳和图像分析,筛选出分辨清晰的差异蛋白点15个,经NCBInr数据库搜索,得到6个已知蛋白点得分大于64分。经质谱鉴定,其中5个经孕激素处理后表达上调,1个表达下调。孕激素处理后表达水平上调的蛋白有:COMT(儿茶酚甲基转移酶)、GST(谷胱甘肽-s-转移酶)、K8(keratin 8,角蛋白8)、CCT6A,AHAl(actjvator of heat shock 90kDa protein ATPase hom0109 1)。孕激素处理后表达下调的蛋白PPIase A(肽基脯氨酸异构酶A)。这些蛋白大致分成以下几类:1)细胞骨架蛋白:K8;2)雌激素代谢相关的酶:COMT、GST;3)分子伴侣:CCT6A、AHA1、折叠酶PPIase A。结论:1、醋酸甲地孕酮(MA)对子宫内膜癌细胞Ishikawa的抑制作用最明显。2、醋酸甲地孕酮(MA)可能通过调控细胞骨架蛋白(K8)、雌激素代谢相关酶(COMT,GST)等蛋白起作用,为子宫内膜癌的治疗提供了潜在的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