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思想政治课是一门把理论性、思想性和应用性融入一体的学科。其目的有两点,第一点就是要把学生的思想道德水平提高到一个更高的层面;第二点就是着重培养学生的实际能力,也就是学会运用马列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在传统的政治课教学中往往重视的只是要怎么样才能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水平,而往往忽视了怎么培养学生的实际运作能力。新的高中思想政治课程标准,在《前言》中明确指出:思想政治课教学要着眼于当代社会发展和高中学生成长的需要,增强思想政治教育的时代感、针对性、时效性和主动性,强调对知识、能力的有机整合,改变过去强调的知识本位,要体现以学生的发展为本,重视学生的能力培养。因此,教师在向学生灌输新知识的时候,更要注重对学生能力的培养。但是我们同时也要明确一点,即在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学中注重对学生能力的培养,既是一种需要,又是一种可能。在世界范围青少年能力培养的思潮影响下,我国教育理论与实践界于20世纪90年代开始了较广泛的高中政治课教学中学生能力培养的探索。可以说高中政治课教学中学生能力培养不是一个新话题,但真正创新性地把高中政治课教学中学生能力培养纳入思想政治教育体系,并切实起到培养学生的能力效果还不是很明显。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学中,要不断用科学理论来武装学生的头脑,让学生的逻辑思维更加缜密,同时也能让学生知道学好思想政治课,不仅能使自己拥有哲学头脑、经济头脑和政治头脑,还能进一步提升自己的人文素养和有助于自己的全面发展。培养与提高学生能力是又提高教学质量的一个重要突破口,也是进一步深化教学改革的重要一环。一方面,培养与提高学生能力有益于学生养成终身学习的习惯。另一方面,培养与提高学生能力有益于推动研究性学习的开展,为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奠定基础。本文从社会政治经济文化变迁的影响、家庭教育的影响、学校应试教育的影响三方面入手讨论目前一些高中生能力缺失的成因,并以能力为出发点,探讨如何在高中政治课中对学生能力的培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