门静脉内注射葡聚糖微球制备犬门静脉高压症模型

来源 :温州医学院 温州医科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ALOV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通过门静脉内反复注射葡聚糖微球建立犬门静脉高压症动物模型,为临床进一步研究和探讨门脉高压症的发病机制及治疗效果提供动物实验基础。   方法:健康杂种实验犬16只,开腹后经胰十二指肠上后静脉插管至门静脉,导管外端固定于腹壁皮下;置管后动物被随机分为I组(对照组,n=6)和Ⅱ组(实验组,n=10)。实验组动物每隔5天经置管注射葡聚糖微球,共计6次,对照组给予生理盐水。各组动物均在第一次用药前以及随后的一定时间观察以下各项指标的变化:①犬的一般状况;②血常规、肝、肾功能指标;③“水柱法”测定门静脉压力;④门脉系统造影检查:观察门静脉栓塞情况,门体侧支循环形成情况;⑤胃镜检查:观察食管、胃底曲张静脉形成情况;⑥剖腹探查肝脏、脾脏大小、门静脉直径情况;⑦病理学检查:取肝脏、脾脏、肺组织,通过HE染色行组织病理学检查,观察肝脏、脾脏、肺的病理改变。⑧ALC-BFS血流测定系统测定门静脉血流动力学。   结果:在第一次注射葡聚糖微球后的第1,2,3,4月,实验组犬门脉压力分别从基础压力的8.7±0.7 mmHg上升到24.3±1.6,20.6±2.1,19.0±1.8和17.7±2.0mmHg(p<0.05)。门静脉直径从7.6±0.3增大到8.6±0.3 mm;估算门脉阻力从0.46±0.06上升到1.06±0.20(mmHg/ml·min-1·kg-1 body weight);门脉血流速度从35.1±1.7下降到26.1±2.4 cm/s(p<0.05)。实验组动物出现显著的脾肿大以及大量的侧支循环;血常规、肝、肾功能未见异常,门脉造影显示广泛门体侧支形成,胃镜见食管下段曲张静脉形成;肝脏病理示:肝脏轻度纤维化,汇管区有异物肉芽肿形成;脾脏病理示:脾脏呈淤血性改变,可见脾小梁增粗;肺组织病理:可见葡聚糖微球栓塞于肺毛细血管床内,周围有纤维增生。对照组各项指标未见明显变化。   结论:经门静脉反复注射葡聚糖微球能够建立稳定的犬门脉高压症模型,动物的肝肾功能正常,该动物模型能够满足对于门脉高压症基础和临床的多种研究,具有良好的科研应用价值。
其他文献
研究背景:近期研究表明,免疫系统参与了卒中后缺血再灌注脑损伤,卒中后免疫系统和神经系统的交叉作用不仅会加重脑损伤,还可以导致全身免疫系统处于相对抑制状态,这就是卒中诱
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Multi-slice spiral CT MSCT)血管成像技术在头颈部动脉疾病诊断方面的应用,并与同期行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检查的13例患者作对照,以初步评价其诊断价
研究目的:通过应用DNA分型、mRNA定量、细胞和组织病理等技术检测宫颈病变患者,探索HPV E6/E7mRNA定量检测在宫颈病变筛查中的临床价值。研究方法:收集2014年1月至2015年12月
目的1.观察体外低氧低糖培养海马神经元的活力、BACE1和Aβ的变化,探讨血管性痴呆可能的发病机制。2.观察金钗石斛生物总碱对体外低氧低糖培养海马神经元的活力、BACE1和Ap的影响,探讨金钗石斛生物总碱治疗血管性痴呆可能的机制。方法取新生SD大鼠海马神经元原代培养,并行nissel染色和特异性免疫荧光染色鉴定;在培养至第八天时,将培养神经元分为:正常对照组、溶媒对照组、DNLA对照组、低氧低糖组
寻找活性氧(ROS)的来源从而清除ROS是目前防治动脉粥样硬化(AS)的重要措施之一。已知髓过氧化物酶(MPO)能催化过氧化氢成为次氯酸(强氧化剂),是参与AS形成的重要酶类。新近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