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通过门静脉内反复注射葡聚糖微球建立犬门静脉高压症动物模型,为临床进一步研究和探讨门脉高压症的发病机制及治疗效果提供动物实验基础。
方法:健康杂种实验犬16只,开腹后经胰十二指肠上后静脉插管至门静脉,导管外端固定于腹壁皮下;置管后动物被随机分为I组(对照组,n=6)和Ⅱ组(实验组,n=10)。实验组动物每隔5天经置管注射葡聚糖微球,共计6次,对照组给予生理盐水。各组动物均在第一次用药前以及随后的一定时间观察以下各项指标的变化:①犬的一般状况;②血常规、肝、肾功能指标;③“水柱法”测定门静脉压力;④门脉系统造影检查:观察门静脉栓塞情况,门体侧支循环形成情况;⑤胃镜检查:观察食管、胃底曲张静脉形成情况;⑥剖腹探查肝脏、脾脏大小、门静脉直径情况;⑦病理学检查:取肝脏、脾脏、肺组织,通过HE染色行组织病理学检查,观察肝脏、脾脏、肺的病理改变。⑧ALC-BFS血流测定系统测定门静脉血流动力学。
结果:在第一次注射葡聚糖微球后的第1,2,3,4月,实验组犬门脉压力分别从基础压力的8.7±0.7 mmHg上升到24.3±1.6,20.6±2.1,19.0±1.8和17.7±2.0mmHg(p<0.05)。门静脉直径从7.6±0.3增大到8.6±0.3 mm;估算门脉阻力从0.46±0.06上升到1.06±0.20(mmHg/ml·min-1·kg-1 body weight);门脉血流速度从35.1±1.7下降到26.1±2.4 cm/s(p<0.05)。实验组动物出现显著的脾肿大以及大量的侧支循环;血常规、肝、肾功能未见异常,门脉造影显示广泛门体侧支形成,胃镜见食管下段曲张静脉形成;肝脏病理示:肝脏轻度纤维化,汇管区有异物肉芽肿形成;脾脏病理示:脾脏呈淤血性改变,可见脾小梁增粗;肺组织病理:可见葡聚糖微球栓塞于肺毛细血管床内,周围有纤维增生。对照组各项指标未见明显变化。
结论:经门静脉反复注射葡聚糖微球能够建立稳定的犬门脉高压症模型,动物的肝肾功能正常,该动物模型能够满足对于门脉高压症基础和临床的多种研究,具有良好的科研应用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