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研究背景:近期研究表明,免疫系统参与了卒中后缺血再灌注脑损伤,卒中后免疫系统和神经系统的交叉作用不仅会加重脑损伤,还可以导致全身免疫系统处于相对抑制状态,这就是卒中诱导的免疫抑制(Stroke induced-immunodepression (SIID)。SIID是卒中后感染高发率的主要原因之一,所以了解卒中后免疫系统和中枢神经系统之间的关系对脑卒中的治疗相当重要。脑缺血后,中枢神经系统内小胶质细胞和星形胶质细胞活性明显上升,这些细胞向外周血中释放许多促炎因子比如细胞因子IL-1,IL-18及TNF-α等,随后这些促炎因子通过刺激自主神经系统或HPA轴抑制外周免疫系统。中枢神经系统损伤后,破坏组织所释放的DAMPs(损伤相关分子模式,例如ATP,HMGB-1, HSP等),可以被邻近的免疫细胞(小胶质细胞和星形细胞)膜上的相应受体(P2X7, TLR4, RAGE)识别,这使得分子水平的各种转录因子如核因子κB (NF-κB)激活下游表达。这一系列的反应可能触发卒中后炎症和卒中后免疫抑制。外周免疫细胞从脾脏、胸腺等外周免疫器官迁移到缺血区域导致缺血区的损伤更加严重。TLR4-NF-κB通路参与许多疾病的继发性炎性损伤,包括缺血性脑卒中。另外,近期研究显示脾切除对缺血性卒中有神经保护作用。然而,脾脏在卒中脑损伤中的确切作用机制尚不清楚。研究目的:探讨脾脏切除对脑缺血再灌注大鼠的神经保护作用及可能的作用机制。本研究着重探讨脑缺血后脾切除是否通过调节卒中的TLR4-NF-κB炎症通路而发挥作用。研究方法:30只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MCAO(1天)对照组(线栓60分钟再灌注24小时)、MCAO(1天)+脾脏切除组、MCAO(7天)对照组(线栓60分钟再灌注168小时),MCAO(7天)+脾脏切除组,每组6只,于MCAO术后相应时间点灌注取脑,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法检测缺血半球顶叶皮质、海马、纹状体区的TLR4和NF-κB p65表达水平,脱氧核糖核苷酸末端转移酶介导的缺口末端标记法(terminal deoxynucleotidyl Transferase mediated dUTP nick end labeling, TUNEL)分别检测上述三个区域的细胞凋亡。研究结果:MCAO(1天)对照组缺血半球顶叶皮质的TLR4、NF-κBp65表达较假手术组明显上调,p<O.01,而MCAO(1天)+脾脏切除组缺血半球顶叶皮质TLR4和NF-κB p65表达显著低于MCAO(1天)对照组,p<O.01。同样MCAO(1天)对照组缺血半球海马、纹状体TLR4和NF-κB p65表达也上调,与假手术组相比P<0.01; MCAO(1天)+脾脏切除组缺血半球海马、纹状体TLR4和NF-κB p65表达显著低于MCAO(1天)对照组,p<0.01。假手术组与MCAO(1天)+脾脏切除组缺血半球顶叶皮质TLR4、NF-κBP65表达无统计学差异,P>0.05; MCAO(7天)+脾脏切除组海马TLR4的表达较MCAO(7天)对照组明显减少,P<0.01; MCAO(7天)+脾脏切除组海马NF-κB p65的表达较MCAO (7天)对照组明显减少,p<0.01。同样MCAO(7天)+脾脏切组NF-κB p65及TLR4在顶叶皮质,纹状体的表达显著低于MCAO对照组,p<0.01。细胞凋亡:MCAO(1天)对照组缺血半球顶叶皮质、海马、纹状体的细胞凋亡率增加,与假手术组相比,有统计学差异,P<0.05;MCAO(1天)+脾脏切除组海马和纹状体的细胞凋亡率低于MCAO(1天)对照组,p<0.05,而在顶叶区域的细胞凋亡率与MCAO(1天)对照组相比无明显差异,P>0.05。MCAO(7天)+脾脏切除组海马细胞凋亡率的表达较MCAO(7天)对照组明显下降,p<0.01。同样MCAO(7天)+脾脏切除组纹状体的细胞凋亡率低于MCAO对照组,p<0.05,在顶叶区域的凋亡率两组之间无明显差异,p>0.05。研究结论:脾脏通过上调TLR4-NF-κ B炎症通路的活性,参与了卒中后继发性的脑损伤。脾切除可以有效地抑制该通路,从而起脑保护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