控股股东股权质押影响信息披露质量的路径及表现形式研究 ——以加加食品为例

来源 :浙江工商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isnow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股权质押作为上市公司大股东常见的融资方式之一,因为其方便、快捷的特点一直深受大股东的喜爱。但随之而来的是,一旦上市公司股价大幅下跌,控股股东所质押的股权面临平仓的风险。国内已有学者通过实证研究发现,控股股东股权质押与信息披露质量之间存在负相关关系,但对于控股股东股权质押影响信息披露的路径、表现形式的研究不多,这方面的案例研究也比较少。本文借鉴股权质押影响信息披露质量的实证研究,在相关基础理论的支撑下,首先对控股股东股权质押影响信息披露质量的路径进行理论分析,并具体分析了控股股东股权质押影响信息披露质量的表现形式。最终结合相关文献,构建控股股东股权质押下信息披露质量的衡量指标。然后以加加食品控股股东股权质押作为案例研究对象,从定期报告与临时公告等信息披露入手,结合股权质押比例与时间,通过财务分析与逻辑推断,最后得出研究结论。加加食品控股股东由于高比例的股权质押,当股价大幅下降时,其面临筹措资金、追加保证金的资金流动风险以及上市公司控制权转移的风险。在这两种风险的促使下,加加食品控股股东通过短期伪市值管理、长期伪市值管理路径稳定或提升公司股价,导致信息披露质量下降。另外,加加食品控股股东当存在股权质押时,也通过两权分离路径进行利益侵占并对其行为进行隐瞒,降低了信息披露质量。研究结果表明:当控股股东存在股权质押时,控股股东股权质押影响信息披露质量的路径多样化。控股股东往往会通过短期伪市值管理、长期伪市值管理的路径稳定或提升公司股价,或其通过两权分离路径对公司进行利益侵占并对其行为进行隐瞒,最终结果都会降低信息披露质量,且不同路径影响信息披露质量的表现形式是多样的。基于研究结果,本文从监管结构、公司内部治理两个方面提出对应的建议。
其他文献
近些年,受经济全球化、技术发展以及国家政策的影响,许多企业纷纷搭建财务共享服务体系。随着以移动互联网、云计算、人工智能和大数据为代变的信息技术飞速发展,企业与周围生态圈在商品交易等环节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交易流程极大改善,信息流、资金流和物流高度协同,生态圈上下游的信息交流等更加高效便捷。在这样的背景下,许多企业从改进与生态圈的业务流程、搭建适合生态圈间沟通的财务管理系统、完善人才生态等方面进行优
企业经营管理在当今快速变化的市场环境下面临的经营环境也愈发复杂与动态变化。在这样的外部和内部环境中,组织和个人如何保持持久的创新绩效成为了日益重要的关注点。在这样的现实背景下,一个问题越发突出:采用单一维度领导风格的管理者是否还能在当今复杂动态变化着的环境中生存?为了应对近些年更加不确定的行业前景,更加快速变化的市场需求和技术要求,越来越多的领导者开始摒弃过往“非此即彼”的工作方式。与之相应地,“
股权激励作为一种长期激励机制,有利于降低代理成本、提高企业价值。随着我国相关法律制度和会计规范的不断完善,越来越多的企业开始实施股权激励计划,股权激励也逐渐由探索阶段进入快速发展阶段。然而,不合适的激励模式和对象、较为宽松的考核目标、过短的激励期限等设计层面的因素仍然影响着股权激励的实施效果。因此,如何设计股权激励方案各要素,使其能真正起到激励作用,这对于股权激励的发展和企业价值的提升有重要意义。
近年来房地产行业增速放缓,房地产开发增量逐渐见顶,国家出台相关政策限购限贷,房地产市场调控政策保持稳中趋严的态势。在这一背景下,原有粗放式的重资产运营模式不再适应当前的环境,不少房地产企业由重资产运营模式向“轻资产运营”转型。然而已有研究多侧重于房地产企业转型“轻资产运营”对企业绩效的影响或效果的研究,对房地产企业转型“轻资产运营”过程中的财务风险管理研究较少。为此,房地产企业转型“轻资产运营”过
随着互联网5G技术的发展和线上购物的需求日益增加,为了提升用户购物体验和促进平台的经济效益增长,面向电商场景的产品相关的智能问答开始被广泛关注与研究,然而,由于现有技术的局限性和电商平台数据量大、数据噪声高等因素影响,设计面向电商场景的产品相关的智能问答系统仍然是一项具有挑战性的工作。另一方面,图结构网络在表示非结构化文本信息上具有天然的可解释性的优势,基于图的神经网络方法开始引起诸多学者的关注,
近年来,随着国内资本市场的发展,上市公司的股权结构趋向多元化,市场上逐渐出现了一批无实际控制人上市公司。控制权争夺在无实际控制人上市公司中时有发生,而且其中相当的一部分是由实际掌握了公司控制权的管理层充当了控制权争夺中的防守方。无实际控制人上市公司控制权争夺事件频繁发生的内在原因是什么,控制权争夺结束后上市公司会受到怎样的影响?本文以这些无实际控制人上市公司中公司管理层实现的内部人控制为视角展开研
《美墨加协定》(USMCA)是升级取代《北美自由贸易协定》(NAFTA)而来的区域贸易协定(RTA),并将其中的第二十四章设置成了专门的环境条款章节。USMCA中的环境条款在实体性规则方面吸收了美国历年来在环境方面的贸易谈判成果,具有很强的美国主导的色彩。但同时也综合了美国、墨西哥、加拿大三个国家间关系密切的环境议题,并且对WTO体系下难以协调的环境问题也作出了回应,使得USMCA对于环境议题的覆
在当前不稳定、不确定、复杂、和模糊(VUCA,volatility,uncertainty,complexity,ambiguity)的外部环境下,企业要想应对市场挑战、获得持续竞争优势,激活员工在工作中持续发展的能力是一条重要途径。在此背景下,越来越多的企业开始在组织中引入企业社交工作平台。企业社交工作平台可以助力营造扁平化、数字化的组织环境,使员工从繁杂的传统办公方式中解放出来,有效赋能员工,
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背景下,内部孵化模式日益受到关注,不少科技公司尝试通过内部孵化模式推进企业创新。企业为留住人才和创新发展,尝试了许多激励手段。在诸多激励方式中,股权激励是企业调动人力资本、稳定人才梯队的常用手段,并将人才价值回报与公司持续增值紧密联系了起来。已有研究多侧重于股权激励与创新效果评价,对内部孵化关注较少,直接影响了研究成果的现实应用价值。为此,论文提出了以下问题:股权激励是如
在全球性金融危机、经济发展增速变缓的大背景下,并购成为许多企业转型和发展的途径之一。而由于信息不对称,在并购同时往往会签订业绩承诺来防控并购风险,减少并购方损失。但是,并购“后遗症”也开始随之出现,未实现承诺业绩的企业越来越多,旨在发挥积极作用的业绩承诺,也可能会对并购产生消极影响。所以,在实际运用时,业绩承诺能否成功防控并购风险,如何消除其可能造成的消极影响等问题仍然存在研究价值。在梳理了关于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