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域协调发展视域下社会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研究

来源 :青岛科技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ota123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长期以来,我国一直强调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东部地区经济社会的发展远远超过中西部地区,正是这种经济水平上的过大差距影响了各个地区的财政收支能力,致使各地的基本公共服务的供给能力差距过大,最终导致区域基本公共服务供给的不均等。区域基本公共服务的不均等又会反过来影响区域经济社会的发展,从而拉大区域间经济社会的差距,使得区域发展差距不断扩大。   2007年10月15日,国家主席胡锦涛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强调指出“缩小区域发展差距,必须注重实现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逐步实现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对于缩小区域、城乡发展差距、促进区域协调发展,维护社会和谐安定,确保人民共享发展成果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本文首先介绍了基本公共服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及区域协调发展的相关研究,并在此基础上,对基本公共服务及其均等化、区域协调发展的概念、原则、内涵等进行了界定;其次,利用各种统计指标对我国三大区域的经济发展差距进行了分析,并通过构建区域经济发展梯度评价指标体系,对我国三大区域的经济发展差距进行了系统分析,指出了我国东中西三大区域经济发展存在较大的差距;再次,依据投入为主兼及产出的原则,构建了区域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水平评价指标体系,对我国东、中、西部地区的基本公共服务的均等化现状进行了评价分析;再次,运用因子分析及线性回归分析方法,得到了区域基本公共服务对区域经济发展的影响程度;最后,针对造成区域基本不均等的原因,本文提出了为实现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促进区域协调发展的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体制与机制创新及政策选择。  
其他文献
国网江苏扬州供电公司党委大力实施新时代发展战略,充分发挥“把方向、管大局、保落实”作用,深入开展“守公约、践承诺、聚人心、创‘双好’”主题活动,让党建成为推动企业
期刊
学位
改革开放以来,中小企业尤其是民营中小企业已成为推动中国经济增长的主要力量。据相关数据显示,截止2009年底,我国经工商部门注册的中小企业已达1023万户,占据全国企业总数的99%以
劳动力资源丰富、价格低廉一直是我国经济竞争的显著优势,然而随着近年来我国快速的经济发展和刘易斯转折点到来,工资水平快速上涨,中国经济面临着复杂的境地。一方面,劳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