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动工资上涨对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分析

来源 :复旦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nanometer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劳动力资源丰富、价格低廉一直是我国经济竞争的显著优势,然而随着近年来我国快速的经济发展和刘易斯转折点到来,工资水平快速上涨,中国经济面临着复杂的境地。一方面,劳动力工资的上涨,使得各地企业面临着升级与转型的巨大压力,“倒逼”企业主动调整产业结构,增强自主创新能力,扩大产品附加值,降低经济增长对低级出口和外国投资的过分依赖。另一方面,同时,提高工资性收入有利于缩小贫富差距、扩大消费、拉动内需,增加经济的内生性动力。然而劳动力成本过快增长又会削弱产业竞争力,并可能因此导致经济增长放缓,就业岗位减少。在这种背景下,对劳动工资与全要素生产率的关系进行探讨就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通过考察劳动工资上涨的原因、趋势以及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因素,从需求的角度,探索性地分析了劳动工资对全要素生产率之间的影响与作用机理,并以此为基础提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本文的主要内容如下:第一:劳动工资上涨的现状与原因;第二:介绍了全要素生产率的相关理论研究进展,并对全要素生产率增长的主要测量方法进行简单的介绍;第三:介绍了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因素,在理论上分析了劳动工资对全要素生产率的作用机理。第四:利用1980-2009年中国的投入产出数据计算了中国经济的全要素生产率;在此基础上对工资与全要素生产率之间的关联性进行了实证分析,并考察了其可能的作用路径。第五:基于本文的实证研究结果,给出了本文的政策建议和进一步的研究展望。
其他文献
国网江苏扬州供电公司党委大力实施新时代发展战略,充分发挥“把方向、管大局、保落实”作用,深入开展“守公约、践承诺、聚人心、创‘双好’”主题活动,让党建成为推动企业
期刊
学位
改革开放以来,中小企业尤其是民营中小企业已成为推动中国经济增长的主要力量。据相关数据显示,截止2009年底,我国经工商部门注册的中小企业已达1023万户,占据全国企业总数的99%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