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W1是一株从扬州农田土壤中分离获得的生防细菌,其能产生抗菌蛋白,对植物病原菌有较好的拮抗作用。为了进一步研究利用该生防细菌,本论文对细菌的分类地位、抗菌蛋白分离纯化方法、抗菌蛋白理化性质以及抑菌特性进行了初步研究。对生防细菌W1进行了16S rDNA序列分析,结果显示该菌与解淀粉芽孢杆菌(Bacillus amyloliquefaciens)、枯草芽孢杆菌(Bacillus subtilis)、莫哈韦芽孢杆菌(Bacillus mojavensis)、地衣芽孢杆菌(Bacillus licheniformis)和Bacillus velezensis五个种细菌的序列有较高的同源性,同源性分别为100%、99%、99%、98%和98%。W1菌株的表型特征为具有好氧性,能液化明胶,能利用丙酸盐,这些特征与枯草芽孢杆菌、解淀粉芽孢杆菌类似。根据16S rDNA序列的相似性与生物学性状比较,W1菌株与解淀粉芽孢杆菌较为接近,因此初步将其定为解淀粉芽孢杆菌。W1菌株培养滤液中的抗菌蛋白可以30%硫酸铵完全沉淀,沉淀物经透析后得粗蛋白。粗蛋白经Sepharose Fast Flow离子交换柱层析在280nm处有四个吸收峰,其中峰D对供试病菌(棉花枯萎病菌Fsarium oxysporum f. sp. vasinfectum)具有明显的抑菌活性,且含量最高,其余峰均无抑菌活性。收集的峰D物质再经Sephadex G-75凝胶柱层析在280nm处有三个吸收峰,其中只有峰D-1具抑菌活性,含量最高。收集峰D-1即为精提蛋白。对精提蛋白进行SDS-PAGE,仅出现一条蛋白带。这表明用以上方法可以从W1培养滤液中提取到较纯的抗菌蛋白。经理化测定,生防细菌W1抗菌蛋白分子量为40,856Da,等电点为6.56;该蛋白中含有脯氨酸或羟脯氨酸,没有苯环结构,不含有脂基,但含糖基,含糖量达35.0%。提取的抗菌蛋白对棉花枯萎病菌具有明显的破坏菌丝形态和抑制生长的作用。对菌丝形态的破坏作用主要表现为菌丝原生质收缩、菌丝细胞膨大成泡囊状、细胞壁破裂和原生质外渗等,严重的导致菌丝不能继续生长,甚至完全崩解。这种破坏作用随处理时间延长和抗菌蛋白浓度加大而增强。抗菌蛋白能破坏菌丝细胞膜透性,导致细胞内电解质渗漏。经测定,抗菌蛋白对细胞膜的最大损伤率达4.19%。另外,抗菌蛋白对菌丝生长、分生孢子产生、萌发及芽管伸长均有显著的抑制作用,高浓度(200μg/ml)时,抑制率分别为89.34%、95.24%、96.38%和99.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