霸县凹陷文安斜坡沙二段一东营组储层地震相分析

来源 :长江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hgrx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众所周知,沉积相的研究对煤炭、石油等的地下矿产开采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可是由于地层深埋在地下,因此我们需要采用一些必要的手段来对其进行研究。
  与露头区的沉积相研究相比,想要观察到能直接反映沉积环境信息的沉积相标志来分析地下相只有通过岩心资料,可是探井取心率都很低而且一般还不连续,这使得沉积相研究变得很困难。而基于测井资料的测井分析可以得到连续的沉积相解释,但是其结果有较强的多解性。并且就算测井分析足够充分,解释也正确,这也不过是“一孔”之见。如果想得到沉积相的平面分布,那么我们就需要分布足够多的钻井,很显然这并不经济。所以除了以上两种方法,我们需要另外一种只需要少量的钻井就能良好的掌握沉积相平面分布特征来保证沉积相解释的正确性的新方法。
  为了满足上述的急切需求,人们发明了地震相分析方法。地震相是沉积相或地质体在地震资料上的响应,它由各种特定的地震相参数所限定,基于它就可以进行地震相分析得到沉积相在平面上的推断。而在油田勘探中,地震勘探资料是必不可少的,在勘探初期我们就可以获得,其中有着极丰富的地质信息。在钻井较少的地区进行区域沉积相研究,地震相分析是一个重要的手段,它将已有井的地质特征在平面上扩展开,并以此来对未钻井地区的地质情况进行推测。利用好岩心资料、测井资料、地震资料,将三者紧密结合就可以帮助我们在横向上和纵向上进行沉积相的准确分析,从而可以对储层进行预测。
  霸县凹陷文安斜坡地区从储层分布特征来看,工区的主要目的层为馆陶组、东营组和沙河街组。该区的储层发育且物性好,但是其砂岩储层单层厚度不大常与泥岩互层,因而发育多套储盖组合。其中东营组和沙河街组主要为河流一洪泛平原环境的沉积。这就造成了该区域储层纵横向上变化大,储层连续性差的特点。
  所以如何对该区域的储层进行有效识别和预测是对储层研究中的关键问题。
  本文利用地震相分析技术在层序地层研究的基础上对文安斜坡的河流相地层进行了定性研究,其采用的方法是传统“相面法”:根据地震相标志,在全区的地震剖面上寻找各种前积反射结构,据此来解释主要的物源位置和水流方向,然后根据地震反射波在振幅、频率和连续性的差异来划分相区,按照上述步骤在地震剖面上进行地震相划分和解释后将剖面上的解释结果转换到平面上,作出地震相平面分布图并进行地震相演化分析。
  经过研究本文主要得出了以下结论:
  (1)Es2层序在地震剖面上基本都属“S”型前积弱振幅反射,综合该层序各相砂体形态并从水流能量等方面分析,可知该层序地震相具有辫状河三角洲特征。
  (2)Eslx与Es2基本保持了差不多的沉积环境,在剖面上大都属稀疏、断续中一弱振幅反射相,本层序在工区内滨湖相特征较为明显,工区南部砂坝较发育。
  (3)Esls层序在剖面上都属于短斜轴前积中振幅反射,局部地区有似叠瓦状中振幅前积。该层序具有辫状河河流相特征。
  (4)Ed3层序在剖面上都属短斜轴前积中一弱振幅反射相,具有河道充填显示。该层序具有明显的曲流河河流相沉积特征。
  总之,本工区从Es2层序到Ed3层序,综合以地震资料为主的多种资料分析,它具有从辫状河三角洲相到曲流河河流相演化的全过程,各层序地震相特征较为明显。
其他文献
该文对超临界CO萃取乙醇水溶液过程进行了一系列的研究.首先针对该方法我们设计了三种实验方法:简单萃取,萃取精馏和近临界萃取.我们将三种方法的实验结果和普通蒸馏方法比较,发现三种方法均优于普通蒸馏,其中近临界萃取和萃取精馏方法优于简单萃取,但是从能耗的角度考虑近临界CO萃取是最具有优势适合工业化的方法.同时利用已有的两相相平衡数据和UNIQUAC方法我们计算了乙醇-水-CO体系的相平衡,并且和实验数
学位
江汉盆地位于湖北省江汉平原中部,面积36360平方公里,是我国东部一个典型的内陆盐湖断陷盆地,可划分为11个凹陷和4个凸起共计15个二级构造单元。江陵凹陷位于江汉盆地西南部,是江汉盆地最大的二级构造单元。以万城断层为界,具有NW分带、NE分块的构造格局,发育众多断陷、洼地,整体呈现多隆多坳的构造格局。江陵凹陷虽经过多年的勘探与研究取得一定的突破,长期以来认为凹陷内的梅槐桥洼陷生烃最好,勘探程度极不
目前,世界范围内的各大油气田,特别是中国东部油田新增油气地质储量多数来源于隐蔽油气藏。其勘探开发难度越来越大、成本越来越高,主要原因在于目前缺乏非常有效的此类隐蔽性储层的预测及描述方法与技术。因此,迫切需要研究和开发适应于当前勘探开发阶段的高精度储层预测方法。  地震岩性参数的准确反演一直是地球物理工作者长期的奋斗目标,在油田开发地震工作中,无论是储层预测还是油气圈定、油藏描述,波阻抗反演都是极其
学位
随着我国各地含有油气藏勘探程度的不断深入,陆地和海上油气藏的勘探幵发研究的不断发展,特别是对岩性油气藏的幵发的概率越来越大,对于特性岩性的研究更是益渐盛。根据目前资料掌握的情况和勘探要求,本次研究地区为位于黄骅坳陷北大港构造带北翼及向北倾没延伸的外围地区,主要目的层为沙河街组多套发育的灰岩层段,并将砂岩类储层列为辅助目的层。  当前,针对岩性地层的油气藏勘探需使用有效的技术与方法的支持。近些年,国
大地电磁测深法(Magnetotellurics,MT)以岩石的电性差异为基础和前提,利用天然交变电磁场研究地球电性结构的勘探方法.由于它不用人工供电,成本低,工作方便,不受高阻层屏蔽,而且勘探深度随着电磁场的频率而异,浅可以几十米,深可达数百公里,因此受到广泛的应用.  在解决人地电磁测深法(MT)正演问题时,有限差分法和有限元法为主要的数值计算方法,但是这些问题都是基于网格的数值方法,如有限元
地震正演模拟分两方面:数学模拟和物理模拟,正演是地震数据采集、处理、解释三大环节的分析基础[1]。本文主要论述地震波场数值模拟,地震波场数值模拟是勘探地震学的重要研究课题之一,也是认识地震波传播规律,检验各种处理方法正确性的重要工具,是地震反演的基础。所以,该技术在我们对油气田的勘探开发有着重要的意义。  地震数值模拟技术的研究方法主要包括三类积分方程法、射线追踪法以及波动方程法。积分方程法是建立
学位
地震储层预测的主要任务已经从简单的构造油气藏向更为隐蔽的岩性油气藏转化,一些新方法新技术的应用都需要依靠地震勘探分辨率的提高。目前已经发现影响地震勘探分辨率的一个重要因素就是地层的吸收衰减效应,使地震波高频信息得到较大的衰减,从而降低了地震勘探的分辨率。本文通过对地震波吸收衰减机制作了系统的分析,发现影响地震波吸收衰减的因素很多,要想对其有正确的判断必须结合实际资料全面的分析,我们只有清楚的认识造
利用地震勘探可以描绘出与烃的沉积、产生、运移及圈闭等相关的地质特征,从而对地下油藏作动态和静态的表征。随着油气田勘探程度的提高,构造油气藏勘探难度越来越大,岩性、断块、裂缝、隐蔽油气臧等已逐渐成为主要研究目标,因而对油气藏的非均质性、各项异性的研究显得越来越重要。地震属性反映了地震信息的全部性质,它从不同角度反映出储层的物性和岩性特征,因此利用三维地震数据体提取与地层物理性质有关的隐藏信息,并将这
学位
文安斜坡位于冀中坳陷霸县凹陷东部,整体构造面貌为一个从南东向北西倾斜的斜坡。霸县凹陷是中、新生代断陷盆地。地层发育全,自下而上发育古近系孔店组、沙河街组、东营组和新近系的馆陶组、明化镇组及第四系地层。本次研究的主要目的层段为古近系的沙河街组的沙二段~东营组。其中沙二段的主要岩性为浅灰、灰绿色砂岩夹紫红色泥岩,局部发育膏岩,为辫状河一三角洲沉积;沙一段分为上、下两个亚段,下亚段主要为灰色泥岩夹油页岩
学位
靖安油田白于山区勘探始于1995年,1998年以长4+5地层为目的层围绕高产井点进行滚动开发。2002年开辟超前注水实验区。长4+52油层组为其主力油层组。  通过对本区油藏地质特征进行研究发现,靖安油田白于山区长4+5油层组的沉积作用主要发育在鄂尔多斯盆地延长统由碎屑岩组成(呈北东一南西方向延伸)的志丹三角洲朵状体中。长4+52储层为三角洲前缘亚相沉积,在此基础上,还进一步辨别出了水下分流河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