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生儿出生体重的变化趋势及巨大儿的相关因素分析

来源 :中山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avayuyu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研究第1部分新生儿出生体重的变化趋势 目的: 了解近12年来我院新生儿出生体重、大于孕龄儿(LGA)及小于孕龄儿(SGA)的变化趋势。 方法: 抽取1997年—2008年在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出生的满28孕周、单胎的成活新生儿,共24414例。回顾性分析全部病例的孕母年龄、孕次、产次、分娩孕周、分娩方式、新生儿性别和出生体重。按照分娩孕周、出生体重的百分位数等标准分组后,使用SPSS v16.0统计软件得出十二年间新生儿出生体重、LGA及SGA、分娩方式、分娩时期等的变化趋势。 结论: 2003年至今,新生儿出生体重呈逐年上升趋势;适当控制、降低出生体重,是提高顺产率、降低剖宫产率的措施之一;2002、2003年是新生儿出生体重最低、SGA比例最高、LGA比例最低的年份。 第2部分巨大儿的相关因素分析 目的: 了解我院巨大儿的相关因素。 方法: 抽取2007年7月—2008年12月在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出生的足月巨大儿,并随机抽取同时期同数量的足月正常体重出生儿,剔除临床资料不完整者后共213例和196例。回顾性分析全部病例的孕母年龄、孕次、产次、孕前BMI、孕期增重、产科合并症、内科合并症、分娩孕周、分娩方式、新生儿性别、出生体重等。按照孕前BMI、孕期增重等不同标准分组后,根据SPSS v16.0统计软件的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得出巨大儿的相关因素。 结论: 羊水过多、孕前BMI、孕期增重、分娩孕周、孕次和产次与巨大儿的发生密切相关;通过营养控制孕前BMI、孕期增重在合理范围之内,是降低巨大儿发生率的措施之一。
其他文献
背景: 直肠癌是最常见的消化道恶性肿瘤之一,其发病率呈逐年上升的趋势。手术是直肠癌唯一可以获得根治的方法。直肠癌有无淋巴结转移是决定手术方式与术后辅助治疗的主要依
目的探讨靛玉红-3-肟(IDM)对红细胞的凋亡损伤影响及其可能机制。方法选择300例健康献血志愿者为研究对象,分别留取新鲜血样,设立实验组、对照组和空白组,其中实验组包含不同浓度梯度的IDM(等比浓度梯度设立为3μM,6μM,12μM)。常规分离新鲜标本得压积红细胞,各组配制成0.4%浓度的红细胞悬液,并按实验设计的要求分别加入不同浓度的IDM、DMSO等孵育24h。孵育后经Annexin V-F
目的和背景:颅内动脉瘤是造成自发性蛛网膜下腔出血的首要病因,约85%自发性蛛网膜下腔出血是由动脉瘤破裂引起,一旦破裂出血其死亡率高达50%,后交通动脉瘤是颅内常见的动脉瘤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