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种果树对塔里木盆地光环境的适应性及其水分利用效率研究

来源 :新疆农业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easports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采用美国Opti-Sciences公司生产的调制式OS-30P荧光仪、美国PP Systems公司生产的TPS-2便携式光合仪和德国生产的Finnigan MAT DELTAplus XP同位素比率质谱仪,在自然条件下测定比较了环塔里盆地栽种的6个核桃(Juglans regia L.)品种、11个杏(Armeniaca vulgaris L.)品种和5个枣(Ziziphus jujube M.)品种的叶绿素荧光参数和部分品种水分利用效率,分析了测试品种的叶绿素荧光参数和瞬时水分利用效率的日变化规律及其与环境因子之间的关系,揭示了测试品种的光环境适应性及其水分利用效率的差异。主要研究结果如下:6个核桃品种Fv/Fm和Fo的品种间差异达到了极显著水平(P<0.01),Fm的品种间差异达到了显著水平(P<0.05),而Fv/Fo的品种间差异不显著(P>0.05)。在时间序列上Fv/Fm、Fv/Fo、Fo和Fm均表现为差异极显著(P<0.01)。除新温185和新新2的叶绿素荧光参数T1/2在下午的强光条件下相比上午有所增加外,其它品种在下午的强光条件下均有不同程度的降低。测试核桃品种耐光抑制能力的强弱为:新温185、新新2的耐光抑制能力最强,其次是新早丰、新丰和扎343,新温179的耐光抑制能力最弱。5个测试核桃品种的叶片δ13C值和瞬时水分利用效率的品种间差异达到了极显著水平(P<0.01)。水分利用效率的大小为以新早丰和新丰为最高,新温185、新新2和扎343次之。11个测试杏品种的叶绿素荧光参数Fv/Fm和Fv/Fo品种间差异不显著(P>0.05),Fo、Fm的品种间差异达到了极显著水平(P<0.01),在时间序列上Fv/Fm、Fv/Fo、Fo和Fm均表现为差异极显著(P<0.01)。测试品种耐光抑制能力的强弱为:巴都玉吕克、大果胡安娜、阿克西米西耐光抑制能力最强,雀斑杏、索格佳娜丽、库买提、细黑叶杏、黑叶杏、佳娜丽其次,粗黑叶杏、木牙格耐光抑制能力最弱。6个测试杏品种的叶片δ13C值和瞬时水分利用效率的品种间差异达到了极显著水平(P<0.01)。水分利用效率由高到低的顺序为:阿克西米西、黑叶杏、库买提、大果胡安娜、赛买提和佳娜丽。5个枣品种的叶绿素荧光参数Fv/Fm、Fv/Fo、Fo、Fm的品种间差异均达到了极显著水平(P<0.01),而且在时间序列上Fv/Fm、Fv/Fo、Fo和Fm也均表现为差异极显著(P<0.01);骏枣、金丝小枣的Fv/Fm值全天保持较高水平,灰枣、赞皇大枣的Fv/Fm日均值处于较低状态,且赞皇大枣的Fv/Fm和Fv/Fo日均值显著低于其它品种;除骏枣、金丝小枣的叶绿素荧光参数T1/2下午相比上午变化不是很明显外,其它品种均有不同程度的降低。测试品种耐光抑制能力的强弱为:骏枣耐光抑制能力最强,金丝小枣、羊角枣其次,灰枣、赞皇大枣耐光抑制能力最弱。3个测试枣品种的瞬时水分利用效率的品种间差异达到了极显著水平(P<0.01)。水分利用效率以灰枣最高,骏枣居中,赞皇大枣最低。
其他文献
人类活动造成大气层中的臭氧层变薄,所直接引起的UV-B(280nm~320nm)辐射增强已成为全球性的重大环境问题之一。当前,国内外学者对UV-B辐射的生物学效应做了广泛的研究,但实验大多是在室内进行且周期较短,其结果也存在一定差异。本文以新陆早13号作为材料,在自然光照条件下人工施加强度分别为R1:0.5W/m2、R2:1.0W/m2、R3:1.5W/m2的UV-B辐射,每天处理8h,直到棉花收
单核细胞增生性李斯特菌(Listeria monocytogenes,LM),简称单增李斯特菌,是一种常见的食源性致病菌,极易在食品或加工环境中残留,从而引起各种动物源性冷藏食品安全问题。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