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年来,依托兴起的博客这一传播平台,科学博客开始崭露头角受到关注,并逐渐形成一股茁壮发展的在线科学群体力量。博文的直接性、交互性以及波及面的广泛性正以一种公众易接近的方式,在突破时空限制的同时,汇聚大量科学知识和信息,促进知识和人的聚合,从而提供并构建了知识共享、科学体聚合的互动网络平台。 针对目前国内对科学博客领域研究较少、分散的现状,本文对国内外代表性科学博客的发展进行了梳理呈现,并分析探讨这一实践和现象背后的传播规律和应用策略。web2.0模式的广泛应用为构建科学博客和类似网络知识社区提供了基础,博客重视的用户参与、资源共享、社区建设和集体智慧等因素贯穿科学博客实践。知识型博客的传播特性包括,以个人深度参与为显著特征、知识发布与获取的主动性、信息组织与管理的自组织性、知识共享的低成本性等,这为科学博客建构互动粘性知识社区、实现知识共享聚合提供了新的可行方法和探索方向。同时,科学博客以其独有的网络传播特性弥补了传统媒体在科学报道上的传播局限;另外,在科学教育和知识管理上科学博客也提供了新的实践参考途径。 本文选取“科学松鼠会”(http://www.songshuhui.net)作个案分析,并以主流媒体对其报道叙事做文本解读,重点考察其应用web2.0的成功之处,如何将科学写作、知识表达和博客特性有效融合的过程等。本文发现web2.0时代为参与者提供了一个开放认知环境的同时,在专业聚合互动,知识的积累、共享,网络资源的有效传递和建设开辟了新的途径。科学传播对网络平台的应用仍有大量探索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