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加固方式的震损RC柱抗震性能试验研究

来源 :华南理工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ndyofja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我国城市化建设的步伐不断加快,早期建设的老旧房屋相对滞后于日益发展的城市功能需求,而早期建设的建筑物抗震能力低是造成我国地震灾害严重的主要原因。在历次的震害中发现,RC(钢筋混凝土)柱虽为建筑结构的主要承重构件,但大部分在震害中并未完全损坏,仍具有一定的承载能力,修复价值较高。因此,对既有建筑进行加固改造具有很大的市场需求。作为当今国际上先进的抗震设计方法-基于性能的抗震设计,能够较好地评估结构在地震作用后的损坏程度。基于以上原因和方法,本文将经历低周往复加载作用损坏的RC柱作为震损柱,采用圆钢管、方钢管、圆钢管(底部空隙)及增大截面等方法进行局部加固,再通过低周往复加载试验,研究其加固后的抗震性能,主要研究的工作内容如下:(1)根据我国规范要求,通过变化轴压比、震损程度、加固方式共设计了14个RC柱试件,其中2个作为对比试件,12个为预损试件。分别进行了14个RC柱试件的低周往复加载预损试验、12个预损试件加固后的低周往复加载试验,分析了RC柱试件加固前及加固后的破坏现象、延性、耗能能力、刚度退化等抗震性能。(2)基于骨架曲线划分了RC柱试件加固前及加固后的6个性能状态以及相对应的变形限值,并给出各性能状态下试件加固前与加固后对应的宏观破坏状态,建立变形限值与破坏程度对应的关系。将震损试件加固后的变形限值进行单因素分析和研究,结果表明,轴压比对试件性能影响最大,其次为加固方式。(3)根据RC柱试件加固前和加固后两次试验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研究了RC柱试件加固后较加固前的抗震性能效果。结果表明:震损RC柱试件经过加固后其抗震性能均有所提高,圆钢管优于方钢管、方钢管优于增大截面加固。高轴压力作用下试件抗震性能提高幅度更显著。(4)对RC柱试件加固后与加固前6个性能状态相对应的变形限值进行对比研究,震损RC柱试件加固后各性能状态的变形限值基本上高于加固前原震损试件及对比试件。在低轴压力作用下试件加固后极限变形限值与加固前及对比试件较为接近;在高轴压力作用下试件加固后极限变形限值较加固前原震损试件及对比试件有大幅度提高。(5)通过对比分析加固前及加固后的两次试验结果,对本文震损RC柱的加固方式进行优化,并提出设计建议。
其他文献
随着深度学习技术的快速发展,人脸检测技术取得很大的进展,成为近年来计算机视觉领域中的一个研究热点。然而,人脸检测易受到尺度变化、光照变化、遮挡方面等因素的影响,使得
水轮机调速系统作为水电站控制的核心,其控制性能的优劣将对电力系统的稳定性产生一定的影响同时也影响着电能的质量,但是由于在实际工况下存在着多种不确定因素,使得水轮机
目前,国内外建筑施工中采用的再生混凝土其骨料主要是再生碎石粗骨料,而很少选择再生卵石作为粗骨料,现有规范中也没有关于再生卵石混凝土的相关规定。同时,由于卵石与碎石在
水泥生产是一个能源密集型的工业制造过程,其生产过程中伴随大量温室气体和污染物的排放,对能源环境安全造成威胁。作为主要的高耗能高排放行业之一,实现水泥行业的节能减排
中药渣是一种典型的生物质资源,我国每年产生大量废弃中药渣,其基本处理方式是填埋和固定区域堆放,既浪费资源又污染环境。通过热化学转化技术将中药渣合理地利用,将会产生较
近年来随着人类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建筑物的品质也相应提高,如对住房功能的需求不单单满足于传统的保温隔热,遮风挡雨等,现逐渐追求其安全、舒适、美观等性能。框架结构是
随着中国城市的发展,发电厂的结构安全变得尤为重要,而冷却塔是其中的重要构件,因此对其抗震性能的研究具有重要意义。鉴于目前国内外对冷却塔抗震性能的研究均是基于其正常
如今,国家正在大力发展装配式建筑。装配式建筑是把以前需要在施工现场浇筑成型的梁、柱、楼板等,提前在工厂里面生产出来,然后运到现场,“组装”成一个完整的建筑。其优点有
当今时代又被称为大数据时代,其特点就是人们已经被各种各样的大规模数据包围。在这种背景下,机器学习渐渐取代了领域专家成为处理大数据的强有力工具,并且已经成功应用于人
电牵引采煤机是一个集机、电、液为一体的大型复杂机械系统,是综采工作面的主要设备之一。在电牵引采煤机工作过程中可能会发生过载、闷车等现象,因此在采煤机截割部处设计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