钢管混凝土Z形截面柱轴心受压性能研究

来源 :西华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orpheus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年来随着人类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建筑物的品质也相应提高,如对住房功能的需求不单单满足于传统的保温隔热,遮风挡雨等,现逐渐追求其安全、舒适、美观等性能。框架结构是目前高层建筑常采用的结构形式,在人们日常使用过程中,框架结构慢慢暴露出一个问题,即:由于柱跟墙的厚度不一样(往往柱的厚度较大),从而在柱与墙交汇处会出现突出的棱角。这个棱角一方面影响审美,另一方面也减少建筑物的有效使用面积。为了解决这个问题,研究人员提出了异形截面柱(T形、L形、十形以及Z形柱)。工程实践中异形截面柱已在小高层中运用比较成熟,我国也于2006年8月1日颁布了《混凝土异形柱结构技术规程》(JGJ149-2006),其中把T形、L形、十形截面柱纳入规范。Z形截面也作为一种异形截面,它能够解决空间错位等问题,但其研究相对较少;同时由于异形截面削弱了柱的截面面积,使其承载能力有所降低,从而未能使其大量运用于中高层建筑。从目前的大量研究可以看出,钢管混凝土结构可以有效的提高构件的承载力,因此本文提出钢管混凝土Z形截面柱的研究,一方面可以解决墙柱之间的棱角,另一方面可以提高构件承载能力,让Z形截面柱更好的运用于中高层以及超高层建筑结构中去。本文通过制作6根钢管混凝土Z形截面柱和1根素混凝土Z形截面柱,设置不同钢板厚度、有无加劲肋两个变量来研究其轴心受压性能。试验中通过对构件的破坏形式、受力曲线、钢板的纵横向应变等特性研究分析,再结合有限元软件采用试验所得参数以及合理的本构关系、边界条件、加载方式等建模分析,最终得出以下结论:(1)钢管混凝土Z形截面柱在轴压下其荷载—位移曲线与常规钢管混凝土截面柱(圆形、方形)线形趋势相似,构件的破坏主要以端部或者端部以下100mm-150mm处钢板鼓曲为主。(2)钢管厚度对构件轴压承载力影响较大,钢管厚度由3mm增加到4mm和3mm增加到5mm时,加劲肋构件轴压承载力分别增加57.2%、75.7%,无加劲肋构件轴压承载力分别增加54.6%、76.9%。(3)相同钢管厚度条件下有无加劲肋(采用焊接小钢片作为加劲肋)对构件极限承载力影响很小,钢管厚度分别为3mm、4mm、5mm时,加劲肋构件相对于无加劲肋构件承载力分别增加2.1%、3.8%、1.4%。(4)相对于非加劲肋构件,加劲肋构件后期的延性明显增加,并且能够有效的限制构件的局部变形。(5)对比分析现有国内外规范公式基础上,本文考虑对美国规范AISC(2005)公式提出修正,提出适用于本课题钢管混凝土Z形截面柱轴压承载力修正式,其中对构件轴压强度承载力N0进行修正(修正式详见式6-9)。
其他文献
将军二号矿南推过程中,煤层标高逐渐降低,上覆剥离层变厚,提高边坡角保障边坡安全稳定后会使得坑底境界收缩,煤炭资源回收量降低。为在保证边坡安全稳定的前提下提高煤炭资源回收量,同时保障运输道路,本文利用露天采矿学基本原理、时效边坡理论及优化理论,研究上覆岩层厚度逐渐变大条件下的边坡稳定性及稳定性保障方案,探索破碎站下坑的可行性以及在端帮运输道路中断情况下开拓运输系统布置及运距优化,结论如下:(1)根据
近几年,随着国内新型城镇化的不断推进,各地城市建设快速发展,而城市化的不断加深却带来了诸多生态环境问题,其中尤以水生态环境问题最为突出。雨污混流、城市内涝、资源型缺
随着钢板材料应用的范围越来越广,近年来也应用到了建筑结构的加固上,用钢板来进行加固的方式虽然采用性能相差较大的钢板与砖砌体进行组合,但通过对拉螺栓和粘结材料的连接
在实际工作场景中,数据的特征和标签往往会不同程度缺失,这种情况被称为数据具有不同的浓度。例如文本分类的数据中包含着大量未标记的文本,临床信息预测实验中包含很多缺失
高超声速滑翔导弹是一种新型的组合导弹,它具有射程远、飞行速度快、升阻比大、机动性能强的优点,能够有效突防,实现对目标的精确打击。同时导弹集群协同作战具有良好的鲁棒
随着深度学习技术的快速发展,人脸检测技术取得很大的进展,成为近年来计算机视觉领域中的一个研究热点。然而,人脸检测易受到尺度变化、光照变化、遮挡方面等因素的影响,使得
水轮机调速系统作为水电站控制的核心,其控制性能的优劣将对电力系统的稳定性产生一定的影响同时也影响着电能的质量,但是由于在实际工况下存在着多种不确定因素,使得水轮机
目前,国内外建筑施工中采用的再生混凝土其骨料主要是再生碎石粗骨料,而很少选择再生卵石作为粗骨料,现有规范中也没有关于再生卵石混凝土的相关规定。同时,由于卵石与碎石在
水泥生产是一个能源密集型的工业制造过程,其生产过程中伴随大量温室气体和污染物的排放,对能源环境安全造成威胁。作为主要的高耗能高排放行业之一,实现水泥行业的节能减排
中药渣是一种典型的生物质资源,我国每年产生大量废弃中药渣,其基本处理方式是填埋和固定区域堆放,既浪费资源又污染环境。通过热化学转化技术将中药渣合理地利用,将会产生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