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经济的发展、产业的需求和技术的进步,对高等职业院校人才培养提出了更高更新的要求,而高等职业教育相对较为陈旧的育人模式限制了其人才培养的质量,制约了高职院校的可持续发展。在这一宏观背景下,改革传统的人才培养模式,成为了高等职业教育发展的必然性选择。2014年召开的第三次全国职业教育工作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明确指出:“要深化体制机制改革,创新各层次各类型职业教育模式”。2017年党的十九大报告中,习近平进一步指出要“完善职业教育和培训体系,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这些都为职业教育发展指明了方向,规划了前景。在这一历史发展新阶段,探讨高职教育的多元主体协同育人发展路径具有较强的理论启示意义和现实意义,丰富高职院校校企协同育人研究方法的同时,也为高职院校形成和完善产教融合、协同育人机制,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提供借鉴。本文通过文献法、比较分析法、案例分析法等研究方法,依据多元主体协同育人相关理论,对高职院校育人体制的发展演变进行了梳理,着重对主要协同育人模式的特点和不足以及多元主体协同育人机制构建的依据和影响因素进行分析和总结,在此基础上结合杭州职业技术学院的实践案例进行实证研究,指出高等职业教育经过几十年的发展,已经发展孕育出多种多元协同育人模式,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但在实践过程中还存在着一些薄弱环节,甚至是不可调和的矛盾。为进一步解决这些矛盾和问题,本研究尝试为未来高职教育多元主体协同育人探索发展方向,提出建立“混合所有制”协同育人模式的建议。“混合所有制”是对“校企共同体”模式的进一步拓展和深化,政府、学校、企业、行业共建形成真正的具有独立法人地位的协同平台,突破了原有校企合作中制约高职教育发展的瓶颈,使得高职院校多元主体育人机制得以开始新的探索和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