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L--22对DSS诱导的慢性溃疡性结肠炎模型小鼠肠粘膜occludin的影响

来源 :广西医科大学 | 被引量 : 2次 | 上传用户:qazxc12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肠道黏膜屏障在溃疡性结肠炎(ulcerative colitis,UC)的发生发展中有着重要的作用,当肠道黏膜屏障遭到破坏时,肠道通透性增加,容易导致肠道炎症的发生。紧密连接(tight junction,TJ)是肠黏膜上皮屏障的重要组成结构,在维持肠屏障功能中发挥关键的作用。Occludin蛋白是构成紧密连接的主要蛋白,在紧密连接的构成和维持肠屏障功能中起着重要作用,其数量的变化在一定程度上提示了肠黏膜屏障功能的变化。IL-22是IL-10细胞因子家族成员,生物学作用依赖于与相应受体复合物结合后活化其下游的STAT3信号通路。但IL-22对肠屏障紧密连接蛋白的作用及机制仍不清楚,尚需进一步研究。本研究旨在通过对比不同浓度葡聚糖硫酸钠(dextran sulfate sodium,DSS)诱导小鼠慢性UC模型的差异,选出诱导小鼠UC的最优DSS浓度,然后采用最优DSS浓度建成小鼠的慢性溃疡性结肠炎模型,采用蛋白免疫印迹法(Western blot)、实时荧光定量PCR法(Real-time PCR)等实验方法,探讨IL-22在DSS诱导的慢性溃疡性结肠炎中的作用及其与肠黏膜紧密连接occludin蛋白和STAT3蛋白之间的关系,为UC的治疗提供新的治疗靶点及理论基础。  目的:通过对比不同浓度DSS诱导小鼠慢性UC模型的差异,选出诱导小鼠UC的最优DSS浓度;用C57BL/6J小鼠诱导建立DSS慢性溃疡性结肠炎模型,并探索IL-22对DSS诱导的慢性溃疡性结肠炎小鼠模型的作用及其对肠黏膜紧密连接occludin和STAT3的影响。  方法:①将6~8周的雌性C57BL/6J小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2.0%DSS组、2.5%DSS组和3.0%DSS组,每组10只。予C57BL/6J小鼠自由饮用DSS溶液3个循环,即2.0%DSS组、2.5%DSS组、3.0%DSS组均于实验第1-5天、11-15天、21-25天自由饮用2.0%DSS、2.5%DSS、3.0%DSS溶液,其余时间自由饮用蒸馏水,共30天,建立小鼠慢性UC模型。正常对照组全程自由饮用蒸馏水。②将6~8周的雌性C57BL/6J小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模型对照组和IL-22干预组,每组10只。除正常对照组外,其余两组小鼠自由饮用2.5%DSS5天,然后改用正常蒸馏水自由饮用5天,循环3个周期制备慢性UC模型,共30天。IL-22干预组小鼠于实验第6-10天、16-20天及26-30天腹腔注射IL-22,正常对照组和模型对照组小鼠腹腔注射等体积的0.9%氯化钠溶液。根据正常对照组、2.0%DSS组、2.5%DSS组和3.0%DSS组小鼠实验期间一般情况、疾病活动指数(DAI)评分、小鼠死亡率、结肠组织病理学评分评估不同浓度DSS诱导小鼠慢性UC模型的差异;根据正常对照组、模型对照组和IL-22干预组小鼠实验期间一般情况、疾病活动指数(DAI)评分、结肠长度、结肠组织病理学评分、结肠组织TNF-αmRNA和IL-6mRNA的表达以及透射电镜观察肠粘膜紧密连接等情况,研究IL-22对小鼠溃疡性结肠炎的治疗效果及其对紧密连接的作用。应用Western blotting及Real-time PCR的方法,检测小鼠结肠黏膜中紧密连接蛋白occludin的表达变化和信号通路STAT3蛋白的表达变化。  结果:①与正常对照组相比,2.0%DSS组、2.5%DSS组、3.0%DSS组小鼠体重均有不同程度下降、DAI评分均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正常对照组相比,2.0%DSS组、2.5%DSS组和3.0%DSS组小鼠组织学评分均上升(P<0.01),2.0%DSS组和2.5%DSS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5%DSS组和3.0%DSS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②与正常对照组相比,模型对照组和IL-22干预组小鼠体重下降,DAI评分和组织病理学评分上升(P<0.05),结肠长度明显缩短(P<0.05),结肠组织TNF-α,IL-6mRNA表达显著升高(P<0.05)。与模型对照组相比,给予IL-22腹腔注射干预后,小鼠体重升高,DAI评分和组织病理学评分也不同程度下降(P<0.05),结肠长度缩短明显改善(P<0.05)。TNF-α、IL-6mRNA表达较模型对照组显著降低(P<0.05)。透射电镜观察,正常对照组结肠上皮间紧密连接呈一致密条带,连接缝隙狭窄,模型对照组结肠上皮间紧密连接结构松散,连接缝隙增大,IL-22干预组紧密连接结构清晰,连接缝隙缩窄。③应用Western blot及Real-timePCR法检测,与正常对照组相比,IL-22干预组occludin表达降低(P<0.05),但高于模型对照组。④应用Western blot及Real-time PCR法检测,与正常对照组相比,IL-22干预组和模型对照组STAT3表达均显著升高(P<0.05),但IL-22干预组较模型对照组高。  结论:1、DSS溶液周期给药时,小鼠慢性UC模型可以成功被复制,以2.5%DSS组死亡率较低,模型稳定度较好;2、IL-22能够有效缓解DSS诱导的小鼠慢性溃疡性结肠炎的炎症反应,其机制可能是通过调控STAT3通路提高肠黏膜屏障中紧密连接蛋白occludin的表达。
其他文献
目的:观察分析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PCI)术前应用不同种类的负荷量他汀类药物对老年非ST段抬高性急性冠脉综合征(NSTEACS)患者的疗效是否存在差别及安全性对比,为指导临床合理
目的:自然杀伤细胞(Natural killer cells,NK cells)是构成先天性免疫系统的重要细胞,不需要预先刺激即可产生快速免疫应答,是人体抵御肿瘤和病毒感染的第一道防线。但新的研究发
“一带一路”建设离不开工匠精神的引领和支撑.当前高职院校商务英语专业学生工匠精神的培育还存在人才培养目标中缺乏工匠精神的有效渗透、教学注重知识传授淡化技能训练、
小学生语感能力的培养需要学生长期坚持不懈地努力、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的不断引导,并在学生反复体会不同作品的过程中慢慢形成。在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语感不能只停留在灌输理论知识上,而是要采取理论结合实践的方式,加深学生的印象,提高学生的语感能力,拓展学生的想象力与创造力,促进学生个性发展,培养学生健全的人格。  小学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语感的原则  充分调动学生积极性的原则  想要培养学生的语感,首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