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疑三探”教学模式在高中思想政治课中的运用研究

来源 :华中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aiyomkg0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时代的发展和科学技术的迅速提升,社会对人才数量的要求在下降,转而对人才的质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培养创新人才的理念需不断深入与发展。其中,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成为了当前教育所关注的重要内容。新的课程改革对高中思想政治课提出了新的要求,提倡培养学生的“自主、合作和探究”能力。“三疑三探”教学模式就是适应当前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学改革潮流的一种教学模式。“三疑三探”教学模式是指在一定的教学思想或教育理论指导下建立起来的较为稳定和成熟的教学活动程序和方法。它分为设疑自探、解疑合探、质疑再探三个循序渐进、环环相扣的教学环节。体现出注重问题导向、注重小组的建设与合作、注重课堂过程的生成性、注重学生的自主学习和评价的特点。这种教学模式,既体现了新课改的精神,同时也有利于提升学生的知识、能力,以及培养学生正确良好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等,在一定程度上丰富和发展了思想政治课教学模式,对学生的全面发展、教师的专业发展、教学过程的优化以及高中思想政治课程的改革具有重要意义。作为新发展研究的教学模式,它的产生有其教育学、心理学和哲学依据。杜威的教育思想、建构主义理论、人本主义理论以及“最近发展区”理论等,是该模式产生的教育学依据;问题思维和创新思维,是“三疑三探”教学模式产生的心理学依据;马克思主义哲学中的反映论、发展观和矛盾观,是“三疑三探”教学模式产生的哲学依据。通过笔者的实际调查研究发现,“三疑三探”教学模式在运用过程中面临着限制其发展的瓶颈,比如:问题设置不合理、师生角色冲突、时间设置不恰当、教学评价滞后等问题。因此,要更好地实施“三疑三探”教学模式,应当通过精心设置问题、正确处理好师生角色、合理安排时间、创新教学评价等途径来得到改进与完善。
其他文献
本文基于中国2005—2015年197个地级市的面板数据,在熊彼特创新理论和波特创新驱动理论的框架下,利用双重差分方法评估了智慧城市建设对城市环境污染的影响,并运用双重差分倾
数学作业是数学知识的载体,是数学思想方法的立足点,是课堂教学的延续和补充。优秀的数学作业设计不仅可以帮助学生获取数学知识,发展数学思想,训练数学技能技巧,还可以使学
本研究旨在找出语文课本中反映性别偏见的语言特征,并调查这些语言特征分别对女学生和男学生的性别观念的影响,最后探讨可能影响学生对不同性别的态度的原因。本研究以支配论
近些年来,我国的建筑施工受到越来越多的人的重视和关注,在这种重视之下,有关建筑施工的研究越来越多,其中钻孔灌注桩技术是近几年刚刚发展起来的一项建筑施工技术,该技术在
教学语言是言说主体通过运用语言来实现言说行为和言说结果,是在教学活动中完成一定的教学任务和实现相应的教学目标的重要形式。高中思想政治课的有效教学离不开特定的学科
黎族是一个音乐文化独特,内涵丰富的民族。独特的地理环境、民俗风情、生活习惯造就了个性鲜明、品味独特的黎族音乐文化及其审美特征。为客观的揭示海南省中学黎族音乐课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