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部地区农村脱贫问题研究——以甘肃省定西市为例

来源 :浙江工商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st356200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十八届五中全会提出了要在中国现行标准下农村贫困人口实现全面脱贫,贫困县全部摘帽,解决区域性整体贫困,到2020年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新目标。意味着到2020年要实现全国7000多万贫困人口脱贫,这对全球任何一个国家来说都是一项异常艰巨的任务。从目前贫困人口的分布来看,西部是贫困人口分布最密集的区域,中部次之,东部则最少。甘肃省作为中国西部欠发达地区贫困省份之一,经济发展水平低,贫困问题尤为突出,而定西市作为国家级贫困地区,其所辖六县一区均为国家级贫困县,脱贫挑战更加严峻。基于此,本文以甘肃省定西市作为实证研究对象,对西部地区农村脱贫问题进行了研究。  首先,理论综述及概念解释。从贫困的成因及反贫困理论入手,梳理了国内外关于贫困问题的理论研究,并从贫困的内涵、贫困的类型及测定方法对贫困的概念进行了解释。现有研究认为,制度、资本、人力、人口、权利缺失、地理、文化等是导致贫困的主要因素。分配均衡、加大贫困地区的资本投入、提高人口素质、保护自然环境、增加基础设施建设等则是反贫困的主要路径选择。  其次,定西市概况及扶贫历程回顾。以定西市为研究对象,对定西市的概况、扶贫历程及模式进行了调研分析。总结定西市多年的扶贫开发工作,主要的扶贫模式有——救济式扶贫、区域开发式扶贫、参与式整村推进扶贫及精准扶贫。  再次,定西市贫困而广泛的原因分析。定西市的贫困由来已久,贫困面积广且程度深、农民收入来源单一、贫困者普遍文化素质低、观念落后是农民贫困的现状,通过调研研究发现,恶劣的自然生态环境、农村基础设施建设落后、发展思路局限、地方政府公务员的服务与社会经济发展需求不对接、扶贫管理上缺乏系统化的机制等是造成整个定西市农民贫困的主要原因。  最后,对策建议。在农民贫困原因及定西市社会经济发展条件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新形势下农民脱贫的对策,具体来说有增加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投入、加强特色资源与产业的开发、做好地方公务员服务社会经济发展的需求对接改革、切实落实好精准扶贫工作等。
其他文献
物理新课程标准指出:“物理学研究的是自然界最基本的运动规律,而自然界中的物理现象蕴藏着无穷奥秘,认识主体在探索物理现象的过程应充满乐趣”.同时还明确要求:“必须把学
期刊
高中数学的学习并非一朝一夕的事情,需要学生长期的坚持和努力.学生的心理状态和学习方法,对数学的学习都有着直接的影响.影响高中生数学学习的因素有很多,教师要有针对性的
在我们付出了时间与精力,尝试过多种学习方法候没有达到预期目标,知识基础又不可更改的情况下,我们唯一可以做的就是改变我们对学习过程的看法,才可以改变自己的数学学习的情
作文教学是语文教学中的一个难点,在考试的总指挥下学生不得不掉进只追求写作技巧和方法的俗套中,我们看到的作文几乎是“千篇一律”的文章.《语文新课程标准》中提出了学生
TVOC在室内的浓度大小直接影响着人们的身体健康.是衡量室内污染程度的重要指标,本文在此就TVOC的来源与危害以及污染源控制进行简要的分析.
在中职英语学习阶段,学生的学习毅力还不是很坚定,积极主动学习的意识也不是很强,学生对英语的学习很大一部分是因为学习兴趣.而学生学习兴趣的产生和持续又取决于教师的上课
近些年随着教学理念的变化,教育的关系也在发生着转变,过去只是老师教学生听,老师是教学的主体,学生只有服从老师的思想,而现在老师开始关注起学生的思想,开始慢慢学习如何理
根据调查发现,当前高中物理教师队伍整体虽然在学历上、在学科知识上取得了比较明显的进步,但在科技飞速发展的今天,在对物理教师素养要求越来越高的今天,还存着一定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