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商业银行不良贷款成因与处置模式研究

来源 :南开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daf0rx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世纪以来,因资产质量恶化而导致银行倒闭的金融事件频繁发生,充分显示出银行不良贷款状况对金融体系稳定发展的重要影响。鉴于银行业在一国社会经济发展中的特殊地位,其稳健经营和资产质量问题一直是国际社会关注的焦点。   由于政治经济和历史等原因,我国银行体系不良贷款主要集中于改制前的四大国有商业银行,巨额的不良资产不仅极大削弱了我国银行业的国际竞争能力,也成为我国深化经济体制改革的巨大障碍。尽管近年来政府的高度重视使不良资产率呈逐年下降趋势,但不良贷款余额仍然巨大。2007年由美国次贷危机引发的全球金融危机,再次将人们的目光集中到商业银行资产质量上,对不良贷款的关注和警惕仍然不能放松。   在此背景下,本文将经济学理论与当前宽松的宏观政策下银行业发展实际相结合,对我国不良贷款的成因和处置模式进行了深入研究。文章首先明确界定国内银行业不良贷款的范围,继而重点分析我国不良贷款形成和积累的原因,既有理论上的客观性,又有中国具体国情下的五个特殊原因,并进一步探讨了我国商业银行不良贷款的特点及对经济社会发展产生的不良影响。本文特别指出,在国际金融一体化的浪潮下,波及全球的金融危机将使不良贷款的危害增大,以层层递进的逻辑说明银行不良贷款问题必须及时有效的予以解决。在此基础上,文章选取四个具有代表性的国家,总结其处置不良资产的经验与教训,进而深入探讨了我国控制不良资产存量和增量的模式选择。   在当前中国经济体制转轨和国际金融形势动荡的背景下,不良贷款问题直接关系中国银行业国际竞争力的巩固与提高,影响我国金融体制改革的进程,希望本文的写作能够充实我国不良贷款成因的研究,为国内银行业优化资产质量、进一步做大做强提供有益借鉴。
其他文献
达摩面壁达摩,是古印度香至国的王子,后在佛教嫡脉27代传人般若多罗尊者门下出家。北魏时,来到中土,在嵩山少林传播禅法。起初,少林寺的老和尚对这位异国僧人心存芥蒂,没给他
本文从经济学的角度去探究金融腐败,将其作为一种经营活动来分析,并将资金交易腐败和金融监管腐败结合起来给出了金融腐败的经济学定义。然后从成本效益,制度经济学,以及信息经济
2007年以来,我国食用油价格随国际市场价格强势上涨,不仅触动了百姓的神经,更引起了政府和国内相关学者的高度关注。涨价背后,我国食用油对外依存度达70%,外资油脂企业控制了50%以
次贷危机爆发后很快演变成巨大的经济动荡,对我国也产生了非常大的影响。次贷危机不是一个偶然的风险爆发,而是一系列风险在一个过份乐观盲目、缺少节制与秩序的市场环境下不断
当金融风暴摧毁了华尔街最后的分业经营体制,金融控股公司愈加成为时代潮流。本文试图从金融发展的角度研究我国金融控股公司的发展情况和它的影响。   我国金融控股公司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