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空间方向的“V着”类介词研究

来源 :上海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rankcomet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以表空间方向的“V着”类介词为研究对象,从历时和共时两个平面分别对此类介词进行了考察。 全文除绪论和结语部分,共分为四章: 绪论部分交待了研究对象,确定了现代汉语中存在“V着”类介词27个,并指出本文以其中表空间方向的“V着”类介词为具体研究对象。说明了研究的目的和意义,回顾了与“V着”类介词相关的研究成果,并作出了评价。交待了本文写作过程中运用的相关理论、方法,及其语料出处。 第一章 “着”的来源及其现代汉语中“着”的属性:考察了现代汉语中“着”的来源及其虚化时间。分析了现代汉语中动词后的“着”与介词中的“着”的不同属性及其表时功能的差异。认为动词后的“着”作为时态助词,具有相对独立性,具有绝对时功能和相对时功能,可以表达句子层面的时态意义;而介词中的“着”作为一个词内构词成分,具有黏着性,只能表短语层面的相对时功能。并由此分析了“V着”介词与“V+着”结构在句子中可共现的原因。 第二章 “V着”类介词的来源及其虚化原因:考察了表空间方向的“V着”类介词形式出现的时间,并参考“V着”形式出现时“V”的虚化情况来判断“V着”类介词来源于“V+着”结构和“P+着”结构。认为“V着”类介词的形成是词汇化和语法化同时作用的结果。从双音化、语义特征及句法位置等方面分析了表空间方向的“V着”类介词产生的原因。 第三章 “V着”类介词的语义分析及对教学的指导作用:在现代汉语共时平面上将表空间方向的“V着”类介词分为三个小类,分析了每一个小类介词之间的共同之处及差异。并从认知的角度探讨了在词汇教学中比较合理的教学顺序。 第四章 单双音节介词的差异及其原因:主要从语义、句法功能、韵律的角度分析了“V着”类双音节介词与对应单音节介词等差异。指出有些“V着”类双音节介词与对应单音节介词在语义上近乎一致,但是某些介词单双音节在语义上存在明显的差异,在使用时应加以区分。从不同角度分析了韵律对于单双音节介词使用选择上的影响。 结语部分总结了全文的主要观点,指出本文的创新之处及其今后努力的方向。
其他文献
淄博市文化资源丰富,发展文化产业先天条件充足,近年来,在淄博市政府的政策引领下,淄博市文化产业蓬勃发展,逐渐形成具有城市特色的文化品牌,市场需求进一步激发,文化产业结
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不断推进和经济体制的转轨以及社会关系的变迁,高校教育基金会逐渐兴起。在基金会成立初期,即20世纪90年代,我国的经济转型与高等教育财政体制改革,扩大了
在翻译中,归化意味着消除源文本中的一切陌生感和异域性,使译文读起来像原著。归化译法以目标语言为中心。异化是一种截然相反的方法,通过采用这种译法,源语言的异域性将最大
陶孟和(1888~1960)原名履恭,生于天津,祖籍浙江绍必。社会学家,中国社会学的奠基者。他1949年10月担任中国科学院副院长,1960年4月,赴上海参加中国科学院第三次学部会议,未及会议召开,
在外宣翻译这个特殊的领域中,译者的主体性地位至关重要,它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外事翻译的成败和质量。然而,学术研究却鲜有系统讨论外宣翻译中的译者主体性问题的。本文按照
和谐世界思想与中国传统文化,尤其是中国传统的和谐文化有着密切的关系。中国传统和谐文化中“以和为贵、和实生物”的和谐价值、“和而不同”的和谐本质、“和而不流、和必
21世纪的世界是一个紧密联系的世界,随着经济与文化的发展,国家间的交流越来越紧密。中国在国际间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地位。越来越多的国际会议在中国大陆一些主要城市举行。在
战略管理在企业运行中是最顶层的管理活动,事关全局,影响深远。本文以国网四川省电力公司战略管理创新实践为例,深入分析了省级电网企业战略管理的定位,总结了构建专业化战略
本文中所讨论的汉语的“可能”表达,主要指两种方式:一种是用词来表示,包括情态动词、副词等;另一种是用“可能补语”来表示。从语义内容上来看,本文的“可能”是指可能[或然
绿色金融对推动绿色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国家在战略层面上采取了一系列的举措来支持绿色金融相关工作的开展。利用中小企业融资要贯穿绿色金融发展的理念,充分认识了绿色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