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始于20世纪80年代的民工潮,为我国经济发展做出了卓越贡献,时至今日,这一群体开始出现明显的代际分层,约占农民工半数以上的新生代农民工悄然登场。由于生长环境的改善,新生代农民工受到更好的教育,具有更高的职业期望、物质和精神要求,在思想观念上也与父辈农民工有明显差别,他们不再满足于出卖劳动为人打工,而是希望通过创业来改变自己的生存现状,但由于年龄小、社会经验不足,创业知识欠缺等原因,新生代农民工的创业活动面临诸多困难,亟需理论和实践指导。新生代农民工作为一个学术概念已经进入研究视野,但新生代农民工创业仍未引起学术界的广泛重视,相关研究还处在起步阶段,目前取得的成果仍较为匮乏,学者们所做研究主要集中在新生代农民工的自身特点及其创业动机方面,且多为描述性的调查统计,缺乏深入解析;对新生代农民工创业动机与创业模式之间关系的探索也鲜有涉及。基于此,本研究在回顾已有文献基础上,通过质性研究与量化研究相结合的方法,深入探索新生代农民工创业动机与创业模式之间的关系。在质性研究阶段,通过对已创业新生代农民工的深度访谈获得原始资料,按照扎根理论的步骤,经过开放性译码、主轴译码和选择性译码对资料进行分析,建立起新生代农民工创业动机与创业模式关系的初始理论模型,并据此提出相关的研究假设。在量化研究阶段,首先,依据质性研究所得模型和假设,编制新生代农民工创业问卷并进行小样本调查测试,运用信度和效度分析净化量表中的测量题项,确定创业动机、创业资源、创业机会、创业模式的相关维度,调整并确定最终问卷;其次,重新选样进行大样本正式问卷调查,对所得数据进行统计分析,通过验证性因子分析进一步检验量表信度和效度,在此基础上运用结构方程模型检验新生代农民工创业动机与创业模式的理论模型,并通过层次回归分析探讨创业资源、创业机会对创业动机与创业模式关系的调节效应,得到主要结论如下:其一,运用扎根理论将新生代农民工创业动机提炼为三个维度,分别是经济性动机、社会性动机、成就性动机,创业模式归纳为生存型创业、机会型创业两种模式,并对各概念做了深入解析。其二,关于创业动机与创业模式的关系,新生代农民工创业的经济性动机与生存型创业正相关,与机会型创业负相关;社会性动机与机会型创业正相关;成就性动机与生存型创业负相关,与机会型创业正相关。其三,关于创业资源的调节效应,创业资源对经济性动机与生存型创业之间关系的调节效应不显著,对社会性动机与机会型创业之间关系的调节效应亦不显著;对成就性动机与机会型创业之间关系的调节效应显著。其四,创业机会对经济性动机、社会性动机、成就性动机与机会型创业之间关系的调节效应均不显著。在文章的最后,根据研究过程和所得结论,提出了新生代农民工创业的相关建议,并对后续研究做了展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