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末文化中的气节问题

来源 :天津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ourwp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气节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一个重要范畴,儒家对气节观念和行为的发展演变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在宋朝末年,面对蒙古入侵,涌现出了以文天祥为代表的一批践行儒家气节观念的人士,但与此同时,也不乏变节、隐逸等其它现象发生。借由分析这种乱象,我们可以了解儒家文化对当时社会有何影响以及影响有多大等问题。本文首先就文天祥之前儒家气节观的演变做了一个简单的梳理,简要介绍了孔子的杀身成仁思想、孟子的舍生取义思想以及朱子的天理论和忠义观。其次分析了文天祥之气节的儒学思想基础和具体表现。文天祥在接受儒学熏陶中形成的法天不息思想、养浩然正气的观念,以及敬、诚的德性修养工夫,构成了他一生气节表现的精神支撑。在具体行为表现上则有不畏权贵,仕途坎坷、在抗元战争中应召勤王、以死报节等践行了忠义观。再次对由文天祥之气节折射出的宋末文化中数种现象进行对比分析,借此讨论宋末儒家文化传播的相关问题。经过上述研究,在宋末文化中忠义、隐逸、变节等风气复杂的冲刺其中,士大夫的变节和隐逸现象成为晚宋主流文化,这种现象形成的原因以及与宋末文化传播与影响的原因有密切关系,研究此原因对以后加强爱国忠义的培养有重要意义。最后小结则对全文进行总结概括并对文天祥忠义气节进行评价。
其他文献
目的研究中青年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OSAHS)患者的血清氧化应激水平和认知状况及两者的相关性,并评估持续气道正压通气(CPAP)对血清氧化应激程度及认知功能的影响
本文阐述了徽派建筑文化的形式与特征,以及旅游资源发展现状,提出了在现代旅游业发展冲击下既保留徽派建筑文化的传统典型特征,又通过旅游业发展传播徽派传统文化的方法。
目的:研究肝郁痰凝型乳腺增生采用中药柴芍乳癖汤进行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抽取以往在我院接受药物治疗的肝郁痰凝型乳腺增生患者86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43例。对照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