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本研究拟采用调神针刺法治疗缓解期偏头痛,并与常规针刺法、盐酸氟桂利嗪相比较,观察调神针刺法在治疗缓解期偏头痛中的临床疗效。
方法:将2017年11月至2018年11月就诊于陕西省中医医院针灸科的符合纳入标准的108例偏头痛患者,随机分为调神针刺法+盐酸氟桂利嗪胶囊模拟剂组(治疗组)、常规针刺法+盐酸氟桂利嗪胶囊模拟剂组(对照1组)、安慰针刺法+盐酸氟桂利嗪胶囊组(对照2组)。治疗组予以每周3次针刺治疗,每次30分钟,共计8周,同时配合睡前口服盐酸氟桂利嗪胶囊模拟剂,5mg。对照1组予以每周3次针刺治疗,每次30分钟,共计8周,同时配合睡前口服盐酸氟桂利嗪胶囊模拟剂,5mg。对照2组予以每周3次针刺治疗,每次30分钟,共计8周,同时配合睡前口服盐酸氟桂利嗪胶囊,5mg。三组均在治疗前、治疗4周、治疗8周、随访1月时进行头痛程度(视觉模拟量表VAS)、生活质量(偏头痛患者失能评价量表(MIDIS)、偏头痛特异性生活质量量表(MSQ))的评定,评价各组治疗前后及随访期的效果差异,并在治疗结束后进行安全性评价。
结果:
1.基线资料:
三组患者性别、年龄、病程比较(p>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具有临床可比性;三组患者治疗前VAS量表、MIDAS量表、MSQ量表比较(p>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具有临床可比性。
2.VAS评分结果:
组内比较,各组在干预前后VAS评分均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组间比较,三组组间比较结果有意义(p<0.05),其中,治疗组与对照1组、对照2组比较均p<0.05,对照1组与对照2组比较p<0.05。
3.MIDAS评定结果:
组内比较,各组在干预前后MIDAS量表评定均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组间比较,各组在治疗4周后MIDAS量表比较(p>0.05),无显著性差异;在治疗8周、随访1月时,三组组间比较结果有意义(p<0.05),其中,治疗组与对照1组、对照2组比较均p<0.05,对照1组与对照2组比较p<0.05。
4.MSQ(包括功能受限、功能障碍、情感三个领域)评分结果
①功能受限领域:组内比较,各组在干预前后功能受限评分均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组间比较,三组组间比较结果有意义(p<0.05),其中,治疗组与对照1组、对照2组比较均p<0.05,对照1组与对照2组比较p<0.05。
②功能障碍领域:组内比较,各组在干预前后功能障碍评分均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组间比较,在治疗4周时,治疗组与对照1组比较差异不显著(p>0.05),余各组在各治疗时点评分比较(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
③情感领域:组内比较,在随访1月结束后,治疗组、对照1组情感评分较前比较(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对照2组在随访1月后与治疗8周时比较(p>0.05),差异无意义。组间比较,在治疗4周时,治疗组与对照1组比较差异不显著(p>0.05),余各组在各治疗时点评分比较(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
5.总体疗效结果:
在随访1月结束后,治疗组总有效率(97.06%)>对照1组(91.18%)>对照2组(77.14%),组间比较差异显著(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
结论:
1.调神针刺法、常规针刺法治疗缓解期偏头痛均有效,且两种疗法的疗效均优于盐酸氟桂利嗪;
2.调神针刺法与常规针刺法相比较,在改善患者头痛程度、提高患者生活质量方面,不仅具有短期疗效优势,也具有一定的远期优势。
方法:将2017年11月至2018年11月就诊于陕西省中医医院针灸科的符合纳入标准的108例偏头痛患者,随机分为调神针刺法+盐酸氟桂利嗪胶囊模拟剂组(治疗组)、常规针刺法+盐酸氟桂利嗪胶囊模拟剂组(对照1组)、安慰针刺法+盐酸氟桂利嗪胶囊组(对照2组)。治疗组予以每周3次针刺治疗,每次30分钟,共计8周,同时配合睡前口服盐酸氟桂利嗪胶囊模拟剂,5mg。对照1组予以每周3次针刺治疗,每次30分钟,共计8周,同时配合睡前口服盐酸氟桂利嗪胶囊模拟剂,5mg。对照2组予以每周3次针刺治疗,每次30分钟,共计8周,同时配合睡前口服盐酸氟桂利嗪胶囊,5mg。三组均在治疗前、治疗4周、治疗8周、随访1月时进行头痛程度(视觉模拟量表VAS)、生活质量(偏头痛患者失能评价量表(MIDIS)、偏头痛特异性生活质量量表(MSQ))的评定,评价各组治疗前后及随访期的效果差异,并在治疗结束后进行安全性评价。
结果:
1.基线资料:
三组患者性别、年龄、病程比较(p>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具有临床可比性;三组患者治疗前VAS量表、MIDAS量表、MSQ量表比较(p>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具有临床可比性。
2.VAS评分结果:
组内比较,各组在干预前后VAS评分均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组间比较,三组组间比较结果有意义(p<0.05),其中,治疗组与对照1组、对照2组比较均p<0.05,对照1组与对照2组比较p<0.05。
3.MIDAS评定结果:
组内比较,各组在干预前后MIDAS量表评定均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组间比较,各组在治疗4周后MIDAS量表比较(p>0.05),无显著性差异;在治疗8周、随访1月时,三组组间比较结果有意义(p<0.05),其中,治疗组与对照1组、对照2组比较均p<0.05,对照1组与对照2组比较p<0.05。
4.MSQ(包括功能受限、功能障碍、情感三个领域)评分结果
①功能受限领域:组内比较,各组在干预前后功能受限评分均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组间比较,三组组间比较结果有意义(p<0.05),其中,治疗组与对照1组、对照2组比较均p<0.05,对照1组与对照2组比较p<0.05。
②功能障碍领域:组内比较,各组在干预前后功能障碍评分均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组间比较,在治疗4周时,治疗组与对照1组比较差异不显著(p>0.05),余各组在各治疗时点评分比较(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
③情感领域:组内比较,在随访1月结束后,治疗组、对照1组情感评分较前比较(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对照2组在随访1月后与治疗8周时比较(p>0.05),差异无意义。组间比较,在治疗4周时,治疗组与对照1组比较差异不显著(p>0.05),余各组在各治疗时点评分比较(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
5.总体疗效结果:
在随访1月结束后,治疗组总有效率(97.06%)>对照1组(91.18%)>对照2组(77.14%),组间比较差异显著(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
结论:
1.调神针刺法、常规针刺法治疗缓解期偏头痛均有效,且两种疗法的疗效均优于盐酸氟桂利嗪;
2.调神针刺法与常规针刺法相比较,在改善患者头痛程度、提高患者生活质量方面,不仅具有短期疗效优势,也具有一定的远期优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