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从认知视角对中外媒体报道中与中国生态文明有关的话语开展分析,旨在为中国生态文明话语的建构和认知语言学研究的发展提供一些参考。研究主要以Lexis Nexis新闻数据库上有关“中国生态文明”的中外媒体英文报道为语料,以Lakoff的架构理论为基础,结合语料库研究方法和人工识别标记,对其中的表层架构、深层架构进行分别分析和对比分析,讨论媒体报道如何架构中国生态文明。本文旨在回答以下问题:(1)中国媒体生态文明报道主要包括哪些表层架构,激活了哪些深层架构?(2)外媒关于中国生态文明的报道主要包括哪些表层架构,激活了哪些深层架构?(3)中外媒体对中国生态文明的架构有何异同?
研究发现:(1)中国媒体报道主要运用建筑、旅程、战争、舞台、拟人、红线、财产等隐喻性表层架构,以及发展、全球、生态系统、人类福祉、合作、领导责任等非隐喻性表层架构。激活的深层架构包括:绿色、和谐、可持续的发展观,生态的整体系统观,合作共赢的生态外交理念,全球责任的大国担当和严格法治的生态治理观。(2)外媒报道中的积极架构主要有合作、行动、领导责任、人类福祉和政策合理架构,激活的深层架构是竞合发展和负责任大国架构。消极的架构主要包括矛盾、威胁、不民主、不合理架构,激活的则是零和博弈和“中国威胁”的消极深层架构。(3)中外媒体对中国生态文明的相同架构具体表现在:使用相同的表层架构激活相似的深层架构,如双方使用相同的合作架构激活相似的环境多边主义思想。差异则表现在:有时用相同表层架构激活不同深层架构,如部分外媒通过语言加工,用相同的舞台架构凸显中国的虚伪,激活了与中国不同的环境单边主义思想;有时用不同表层架构激活相似深层架构,如在不同思维方式的作用下,中国媒体采用生态系统架构,外媒则用行动、政策合理架构激活相似的积极态度和负责任大国架构;还有一些情况下用不同表层架构激活不同深层架构,如部分外媒使用了矛盾、威胁、不民主和不合理等消极架构,激活了不同的逆全球化和文明冲突的深层架构。这些不一致之处反映了架构过程的复杂性。因此,在进行架构分析时,不能仅凭表层架构的异同判断深层架构的异同,应考虑具体语言表达、语境、思维方式等多种因素。在建构生态文明话语时,中国媒体要重复强化中国生态文明价值观,利用外媒使用的积极架构丰富中国生态文明话语。针对部分外媒对中国生态文明的负面架构,可以基于中国生态文明价值观对这些架构进行语言加工或构建不同的架构,在坚定价值观的基础上进行有力地回应。
本研究总结了中外媒体如何运用语言来架构中国生态文明这一话题,揭示了表层架构和深层架构之间的复杂关系,能够为中国生态文明话语体系的建构和社会认知分析提供一些借鉴。
研究发现:(1)中国媒体报道主要运用建筑、旅程、战争、舞台、拟人、红线、财产等隐喻性表层架构,以及发展、全球、生态系统、人类福祉、合作、领导责任等非隐喻性表层架构。激活的深层架构包括:绿色、和谐、可持续的发展观,生态的整体系统观,合作共赢的生态外交理念,全球责任的大国担当和严格法治的生态治理观。(2)外媒报道中的积极架构主要有合作、行动、领导责任、人类福祉和政策合理架构,激活的深层架构是竞合发展和负责任大国架构。消极的架构主要包括矛盾、威胁、不民主、不合理架构,激活的则是零和博弈和“中国威胁”的消极深层架构。(3)中外媒体对中国生态文明的相同架构具体表现在:使用相同的表层架构激活相似的深层架构,如双方使用相同的合作架构激活相似的环境多边主义思想。差异则表现在:有时用相同表层架构激活不同深层架构,如部分外媒通过语言加工,用相同的舞台架构凸显中国的虚伪,激活了与中国不同的环境单边主义思想;有时用不同表层架构激活相似深层架构,如在不同思维方式的作用下,中国媒体采用生态系统架构,外媒则用行动、政策合理架构激活相似的积极态度和负责任大国架构;还有一些情况下用不同表层架构激活不同深层架构,如部分外媒使用了矛盾、威胁、不民主和不合理等消极架构,激活了不同的逆全球化和文明冲突的深层架构。这些不一致之处反映了架构过程的复杂性。因此,在进行架构分析时,不能仅凭表层架构的异同判断深层架构的异同,应考虑具体语言表达、语境、思维方式等多种因素。在建构生态文明话语时,中国媒体要重复强化中国生态文明价值观,利用外媒使用的积极架构丰富中国生态文明话语。针对部分外媒对中国生态文明的负面架构,可以基于中国生态文明价值观对这些架构进行语言加工或构建不同的架构,在坚定价值观的基础上进行有力地回应。
本研究总结了中外媒体如何运用语言来架构中国生态文明这一话题,揭示了表层架构和深层架构之间的复杂关系,能够为中国生态文明话语体系的建构和社会认知分析提供一些借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