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分析本地区常住中老年居民本院体检中心健康体检资料,探讨健康中老年颈动脉粥样硬化与相关人口学特征和生化检测指标的关联强度、年龄因素与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稳定性的关系以及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分布特点,从而为呼和浩特市动脉粥样硬化相关疾病的预防和早期诊疗提供流行病学参考。 方法:选取2013年1月至2015年11月于内蒙古医科大学附属医院体检中心进行健康体检的377名我市常住中老年居民为观察对象(平均年龄63.32±7.39岁,男性200例,女性177例),详细记录人口学特征及生化检测指标,选用美国GE vivid7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行颈动脉超声检查,依据超声结果分为颈动脉正常组和颈动脉粥样硬化组,分析诸因素与颈动脉粥样硬化的关系;将超声确诊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形成的观察对象分为中年组与老年组,比较两组间易损斑块与稳定斑块的检出率;并统计颈动脉各段动脉粥样硬化斑块检出情况。 结果:1.颈动脉粥样硬化组平均年龄(65.66±8.08岁)、收缩压(123.93±10.16mmHg)、空腹血浆葡萄糖(5.19±0.63mmol/L)、低密度脂蛋白(3.28±0.88mmol/L)、男性比率(64.4%)及吸烟者比率(16.5%),颈动脉正常组平均年龄(60.98±5.76岁)、收缩压(120.89±11.39mmHg)、空腹血浆葡萄糖(5.07±0.56mmol/L)、低密度脂蛋白(3.08±0.80mmol/L)、男性比率(41.8%)及吸烟者比率(9.5%),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logistic回归分析提示性别(男性P值0.000OR值2.505OR95%CI=1.524~4.115)、年龄(P值0.000OR值1.084OR95%CI=1.044~1.127)、收缩压(P值0.041OR值1.031OR95%CI=1.001~1.061)、低密度脂蛋白(P值0.048OR值1.830OR95%CI=1.006~3.331)为颈动脉粥样硬化的独立危险因素;2.中年组易损斑块检出率高于老年组,P=0.034;3.颈动脉分叉处粥样斑块检出率最高,为67.73%。 结论:1.年龄、收缩压、空腹血浆葡萄糖、低密度脂蛋白、男性及吸烟是本地区颈动脉粥样硬化的危险因素,其中性别(男性)、年龄、收缩压、低密度脂蛋白是独立危险因素;2.中年人群是不稳定斑块的高发群体;3.颈动脉分叉处更易形成粥样斑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