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研究目的:
构建适合护理学专业本科生临床能力评价的操作技能直接观察评估(DOPS)工具,并探讨基于该评估工具的形成性评价在本科护生临床实习教学中的应用效果。
研究方法:
在文献回顾和质性访谈的基础上,进行两轮专家评议,确定适合护理学专业本科生临床能力评价的DOPS评估指标,并测量其信效度。采用便利抽样法选取在广州某三甲医院实习的94名本科护生作为研究对象,其中从2018年6月开始实习的45名本科护生作为对照组,采用传统教学及考核方法进行带教;从2019年6月开始实习的49名本科护生作为观察组,在传统教学及考核的基础上应用本研究编制的护理学专业DOPS代替传统技能操作考核方法进行出科评价。在实习开始前,应用参照系培训法对考核教师就DOPS评估方法进行师资培训。两组护生在实习6个月后均进行以客观结构化临床考试为形式的实习生操作竞赛。对比两组护生操作技能竞赛成绩、6次出科理论成绩、自主学习能力量表得分,并对观察组护生DOPS考核成绩进行分析。另外,在实习结束后,向观察组护生发放调查问卷,了解其对DOPS应用效果的满意度。
研究结果:
1.理论及操作竞赛成绩:观察组护生在实习生操作竞赛各项目的成绩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护生在实习前4次出科理论考核成绩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在第5、6次出科理论考核成绩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2.观察组DOPS考核分析:观察组每名护生均完成DOPS考核12次,实习期间共完成588次,单次DOPS考核平均用时(28.35±7.61)min,其中反馈用时(9.46±5.18)min。在实习初期,DOPS各项目得分集中在2-6分段;在实习末期,各项目得分集中在4-8分段,各项目考核合格率相较实习初期均升高。在末次考核中,DOPS各项目得分均高于首次考核得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各项目得分与实习周数进行Pearson相关分析结果显示,护生在DOPS各评估项目的得分与实习周数均成正相关,即护生实习周数越长,各项目得分越高,其相关性有统计学意义(P<0.05)。
3.自主学习能力水平:观察组在“学习动机”、“计划和实施”、“自我管理”及“人际沟通”4个维度的得分及总得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4.教学满意度评价:师生对DOPS考核的满意程度较高,教师对DOPS考核满意程度评分为(6.71±2.23)分,护生对DOPS满意程度评分为(7.45±1.67)分。观察组92%的护生表示应用DOPS进行操作评价总体教学效果好,认为该教学模式提高了学习兴趣,有助于掌握知识技能,提高临床工作能力和自学能力。
5.师资培训效果:师资培训后考核小组教师应用DOPS进行考核的评分一致性增加(Kendall相关系数由0.598增加到0.832),教师评分与标准分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即评分准确。
研究结论:
1.基于DOPS的形成性评价能较全面地评估本科护生的临床能力,并促进其临床能力的培养与提高。
2.基于DOPS的形成性评价有助于本科护生理论知识和操作技能的理解与掌握,有助于提高护生自主学习能力,激发学习兴趣。
3.基于DOPS的形成性评价在总体效果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教学成效,师生满意度较高,值得在本科护生临床实习教学中推广使用。
构建适合护理学专业本科生临床能力评价的操作技能直接观察评估(DOPS)工具,并探讨基于该评估工具的形成性评价在本科护生临床实习教学中的应用效果。
研究方法:
在文献回顾和质性访谈的基础上,进行两轮专家评议,确定适合护理学专业本科生临床能力评价的DOPS评估指标,并测量其信效度。采用便利抽样法选取在广州某三甲医院实习的94名本科护生作为研究对象,其中从2018年6月开始实习的45名本科护生作为对照组,采用传统教学及考核方法进行带教;从2019年6月开始实习的49名本科护生作为观察组,在传统教学及考核的基础上应用本研究编制的护理学专业DOPS代替传统技能操作考核方法进行出科评价。在实习开始前,应用参照系培训法对考核教师就DOPS评估方法进行师资培训。两组护生在实习6个月后均进行以客观结构化临床考试为形式的实习生操作竞赛。对比两组护生操作技能竞赛成绩、6次出科理论成绩、自主学习能力量表得分,并对观察组护生DOPS考核成绩进行分析。另外,在实习结束后,向观察组护生发放调查问卷,了解其对DOPS应用效果的满意度。
研究结果:
1.理论及操作竞赛成绩:观察组护生在实习生操作竞赛各项目的成绩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护生在实习前4次出科理论考核成绩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在第5、6次出科理论考核成绩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2.观察组DOPS考核分析:观察组每名护生均完成DOPS考核12次,实习期间共完成588次,单次DOPS考核平均用时(28.35±7.61)min,其中反馈用时(9.46±5.18)min。在实习初期,DOPS各项目得分集中在2-6分段;在实习末期,各项目得分集中在4-8分段,各项目考核合格率相较实习初期均升高。在末次考核中,DOPS各项目得分均高于首次考核得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各项目得分与实习周数进行Pearson相关分析结果显示,护生在DOPS各评估项目的得分与实习周数均成正相关,即护生实习周数越长,各项目得分越高,其相关性有统计学意义(P<0.05)。
3.自主学习能力水平:观察组在“学习动机”、“计划和实施”、“自我管理”及“人际沟通”4个维度的得分及总得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4.教学满意度评价:师生对DOPS考核的满意程度较高,教师对DOPS考核满意程度评分为(6.71±2.23)分,护生对DOPS满意程度评分为(7.45±1.67)分。观察组92%的护生表示应用DOPS进行操作评价总体教学效果好,认为该教学模式提高了学习兴趣,有助于掌握知识技能,提高临床工作能力和自学能力。
5.师资培训效果:师资培训后考核小组教师应用DOPS进行考核的评分一致性增加(Kendall相关系数由0.598增加到0.832),教师评分与标准分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即评分准确。
研究结论:
1.基于DOPS的形成性评价能较全面地评估本科护生的临床能力,并促进其临床能力的培养与提高。
2.基于DOPS的形成性评价有助于本科护生理论知识和操作技能的理解与掌握,有助于提高护生自主学习能力,激发学习兴趣。
3.基于DOPS的形成性评价在总体效果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教学成效,师生满意度较高,值得在本科护生临床实习教学中推广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