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腐蚀钢筋混凝土材料及其粘结性能耐久性研究

来源 :大连海事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dausunyu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1.完成了414个混凝土标准棱柱体试件单轴轴心抗压性能试验,揭示了两种侵蚀环境下(酸雨、低温海水)不同腐蚀程度的混凝土物理力学性能(外观、质量、抗压强度、弹性模量以及相对动弹性模量等)劣化规律,并应用复合材料细观损伤力学计算了受腐蚀混凝土静力抗压弹性模量,通过试验结果初步验证了弹性模量模型的适用性和有效性;完成了67个混凝土哑铃型试件在两种侵蚀环境下(酸雨、氯化钠)单轴轴心抗拉性能试验,揭示了不同腐蚀程度的混凝土抗拉力学性能(抗拉强度、弹性模量以及抗拉应力-应变曲线等)劣化规律。   2.提出以应变能损失率表征钢筋锈蚀程度,通过对本文和文献中几种类型的锈蚀钢筋(变形钢筋、光圆钢筋、钢绞线)进行力学性能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应变能损失率较质量损失率和截面损失率对钢筋的锈蚀程度更为敏感,可合理反映钢筋锈蚀程度。   3.在假设钢筋均匀锈蚀的前提下,提出将c/d0(c为混凝土保护层厚度,d0为钢筋的原始直径)作为控制指标,分别基于弹性力学和断裂力学基本理论,建立了混凝土保护层开裂时刻钢筋临界锈蚀深度的理论计算模型。   受腐蚀混凝土力学性能劣化、钢筋锈蚀、受腐蚀钢筋混凝土之间粘结性能降低是钢筋混凝土结构提前发生破坏的原因。目前因腐蚀造成钢筋混凝土结构耐久性退化已经引起国内外学者的普遍关注,成为研究热点。本文在总结国内外有关受腐蚀钢筋混凝土材料以及其粘结性能基础上,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编号50708010)资助下,进行了上述三方面研究工作,主要内容包括:   1.研究两种侵蚀环境(酸雨、低温海水)下混凝土单轴抗压力学性能的劣化规律。完成了414个混凝土标准棱柱体试件单轴轴心抗压性能试验,揭示了两种侵蚀环境下(酸雨、低温海水)不同腐蚀程度的混凝土物理力学性能(外观、质量、抗压强度、弹性模量以及相对动弹性模量等)劣化规律;应用复合材料细观损伤力学弹性模量理论模型,计算受腐蚀混凝土静力抗压弹性模量,通过对两种侵蚀环境下(酸雨、低温海水)受腐蚀混凝土的试验结果进行验证,研究结果表明:理论模型计算结果与试验数据吻合较好。   2.完成了两种侵蚀环境(酸雨、氯化钠)下67个混凝土哑铃型试件单轴轴心抗拉性能试验研究,得到了不同腐蚀程度混凝土的抗拉性能退化规律。   3.提出以应变能损失率表征钢筋锈蚀程度,通过对本文和文献中几种类型的锈蚀钢筋(变形钢筋、光圆钢筋、钢绞线)进行力学性能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应变能损失率比质量损失率和截面损失率对钢筋锈蚀程度更为敏感。   4.在假设钢筋均匀锈蚀的前提下,提出将c/d0(c为混凝土保护层厚度,d0为钢筋原始直径)作为控制指标,分别基于弹塑性力学和断裂力学的基本理论,建立了混凝土保护层开裂时刻钢筋临界锈蚀深度的理论计算模型。通过国外文献的多组试验数据对计算模型进行验证,结果表明理论模型结果与试验结果吻合较好。   5.建立了考虑钢筋与混凝土之间粘结性能有限元模型,探讨了钢筋、混凝土及其粘结性能分别对钢筋混凝土构件力学性能的影响,给出了对锈蚀钢筋混凝土构件(结构)进行有限元分析时必须考虑钢筋与混凝土之间粘结性能变化的建议。
其他文献
该文从“生态式”艺术教育观的理论与方法出发,将“生态式”艺术教育理念引入小学美术教育,并联系配套的《义务教育美术课程标准(2011年版)》《义务教育艺术课程标准(2011年
未来汽车车身结构的发展方向是减轻重量、降噪、保证撞击安全等.对汽车振动、噪声的研究和控制是进行汽车自主开发设计的重要一环.振动和噪声既会给乘员造成疲劳和不适,又给
本文结合尖尾单桨常规潜艇操纵性设计中的具体问题及要求:尖尾单桨常规潜艇由于其尾部线型的特点,使得尾操纵面布局及超宽量有限制;采用围壳舵由于其布置偏后带来了舵水动力作用
随着广东省高速公路建设的快速发展,沥青混凝土的需求日益增长,传统的沥青混凝土拌和站(下文简称沥青拌和站)经营分散,生产效率低下。本文通过构建布点优化模型,实现对永久性沥青
调车工作是铁路运输生产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车站运输工作中一项技术性强、要求高、决策复杂的作业环节,高效、快速的调车作业对车站各项工作的顺利进行及保持良好的路网运行秩序
联机编目,就是通过网络共享,实现一次、一处书目数据输入,多次、多处共享的编目工作方式。当前存在的联机编目方式主要是以编目数据服务中心对于分散用户的一对多关系,中心以书目
我国铁路建设进入了新的发展阶段,特别是高速铁路、客运专线等大型基础设施项目,工期长、投资规模大、技术复杂、质量要求高,且对经济、社会、环境的影响大,工程管理所涉及的
近年来,随着计算机技术,检测技术,传感器技术的发展,越来越多的先进技术应用到铁路设备上。由于多年来铁路技术发展较缓慢,现场设备的维修和保养多以人工定期巡检的方式,这增加了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