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主要从以下几方面展开论述:
第一部分 双能CT能谱成像增强定量参数对评估胃癌T2期及T3期的价值
目的:探讨双能CT能谱成像增强扫描定量参数评估T2期及T3期胃癌的价值。
方法:回顾性分析40例行单源双能CT(Revolution CT)三期增强能谱扫描,并经手术病理证实为胃腺癌的影像资料,其中T2期19例,T3期21例。由两名观察者分别在互不知晓病理分期的情况下在三期增强单能量图像上进行感兴趣区的勾画,感兴趣区为最大层面的上下三个层面,得到的数据以EXCEL表格输出。统计增强后各期40~70keV下单能量CT值、碘浓度(IC)值,并计算标准化碘浓度(NIC)值。取三次测量结果的平均值作为统计学分析;采用组内相关系数(ICC)检验两位观察者测量各期各参数结果的一致性,若一致性良好,采用两位观察者的均值作为后续的统计学分析;根据正态分布与否,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或Mann-Whitney U检验比较两组病灶各期各参数间的差异;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评估有鉴别价值的参数对两者鉴别诊断的效能。联合单能量CT值和NIC值对于T2期和T3期胃癌的诊断效能,曲线下面积(AUC)比较采用Delong检验。
结果:静脉期40~70ke V下单能量的CT值、IC值和NIC值在T3期胃癌均大于T2期胃癌(P<0.05),具体数值分别为215.10±75.19VS185.20±36.06HU、153.22±52.45VS131.27±22.35HU、115.01±37.52VS97.18±15.11HU、90.66±28.25VS79.36±8.18HU、23.27±7.39VS18.78±3.54100ug/cm3、0.45±0.10VS0.36±0.60。诊断T3期胃癌的AUC分别是0.744、0.734、0.729、0.712、0.714、0.807。其中NIC的AUC最高,以NIC≥0.42时,敏感度为61.9%,特异度89.5%。动脉期和延迟期40~70keV下单能量的CT值、IC值、NIC值在T2与T3胃癌组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静脉期40keV CT值和NIC值后AUC为0.822,高于部分单一参数的效能。静脉期40~70keV下单能量的CT值、IC值、NIC值、以及联合单能量CT值和NIC值后,两两之间的AUC比较显示静脉期40keV单能量CT值与NIC联合诊断后和IC值之间有统计学差异(P<0.05),余两两之间的AUC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提示联合40keV单能量CT值与NIC值可以提高诊断效能。
结论:静脉期40~70ke V下单能量的CT值、IC值、NIC值可以进行T2期和T3期胃癌的鉴别诊断。应用能谱参数进行联合诊断可以提高诊断效能。
第二部分 双能CT能谱成像增强定量参数预测胃癌增值抗原Ki-67表达的价值
目的:探讨双能CT能谱成像增强定量参数预测胃癌增值抗原Ki-67表达的价值。
方法:回顾性分析47例行单源双能CT(Revolution CT)三期增强能谱扫描,并经手术病理(免疫组化分析指标含Ki-67)证实为胃腺癌的影像资料,按照Ki-67表达指数(>50%为高表达,≤50%为低表达),将患者分为高表达组(n=25)和低表达组(n=22)。由两名观察者分别测量两组病灶实质区各期40~70keV下单能量CT值、碘浓度值(IC),并计算标准化碘浓度值(NIC)。采用组内相关系数(ICC)检验两位观察者测量各期各参数结果的一致性;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或Mann-Whitney U检验比较两组病灶各期各参数间的差异;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评估有鉴别价值的参数对Ki-67高、低表达组胃癌鉴别诊断的效能;并且分析各期有统计学差异的参数联合诊断的效能;各参数的曲线下面积(AUC)之间的比较利用Delong检验。采用Pearson相关分析评价有统计学差异的参数与Ki-67表达指数的相关性。
结果:两位观察者测得两组病灶各期各参数值的一致性均良好(ICC>0.75)。Ki-67高表达组的动、静脉期40~70keV CT值、IC值、NIC值均低于低表达组,平衡期40、50keV CT值、IC值、NIC值均低于低表达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动脉期40、50、60、70keV的CT值、IC值、NIC值在高表达组中低于低表达组,数值分别为:146.02±44.86VS165.21±68.85HU、109.78±32.98VS119.28±45.64HU、83.32±23.56VS91.18±31.57HU、69.71±11.88VS78.93±17.16HU、13.26±5.24VS16.81±8.09ug/cm3、0.08±0.02VS0.11±0.30;诊断低表达组的AUC值分别为0.727、0.711、0.676、0.664、0.776、0.805,与Ki-67表达指数呈中高相关(r=-0.561、-0.541、-0.510、-0.467、-0.603、-0.570,P<0.05);静脉期40、50、60、70keV CT值、IC值、NIC值在高表达组中低于低表达组,数值分别为:192.31±48.23VS247.58±52.64HU、137.22±32.78VS173.75±24.85HU、103.34±23.44VS128.36±24.12HU、82.24±17.85VS100.16±17.77HU、19.48±5.94VS26.09±10.23ug/cm3、0.37±0.08VS0.49±0.10。诊断高表达组的AUC分别为0.793、0.791、0.785、0.773、0.784、0.827,与Ki-67表达呈中高相关(r=-0.684、-0.679、-0.669、-0.649、-0.685、-0.727,P<0.05);平衡期40、50keV CT值、IC值、NIC值在高表达组中低于低表达组,数值分别为:203.36±43.79VS230.48±43.48HU、145.35±33.89VS162.46±45.61HU、20.49±5.30VS24.05±5.13ug/cm3、0.66±0.13VS0.55±0.10。诊断低表达组的AUC分别为0.687、0.675、0.707、0.724,与Ki-67表达呈中高相关(r=-0.472、-0.466、-0.481、-0.571,P<0.05)。联合动脉期的NIC和静脉期的NIC后AUC可以提高到0.871,联合后的AUC和动脉期40~70keVCT值、静脉期40~50keV CT值、IC值、NIC值之间均具有差异,提示联合后可以提高诊断效能。
结论:双能CT能谱成像动、静脉期40~70keV单能量CT值、IC值、NIC值和平衡期40、50keV单能量CT值、IC值、NIC值与胃癌Ki-67表达呈负相关,可反映胃癌肿瘤细胞增殖程度。应用动脉期和静脉期的NIC联合后可以提高诊断效能(0.871),优于部分单一参数。
第一部分 双能CT能谱成像增强定量参数对评估胃癌T2期及T3期的价值
目的:探讨双能CT能谱成像增强扫描定量参数评估T2期及T3期胃癌的价值。
方法:回顾性分析40例行单源双能CT(Revolution CT)三期增强能谱扫描,并经手术病理证实为胃腺癌的影像资料,其中T2期19例,T3期21例。由两名观察者分别在互不知晓病理分期的情况下在三期增强单能量图像上进行感兴趣区的勾画,感兴趣区为最大层面的上下三个层面,得到的数据以EXCEL表格输出。统计增强后各期40~70keV下单能量CT值、碘浓度(IC)值,并计算标准化碘浓度(NIC)值。取三次测量结果的平均值作为统计学分析;采用组内相关系数(ICC)检验两位观察者测量各期各参数结果的一致性,若一致性良好,采用两位观察者的均值作为后续的统计学分析;根据正态分布与否,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或Mann-Whitney U检验比较两组病灶各期各参数间的差异;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评估有鉴别价值的参数对两者鉴别诊断的效能。联合单能量CT值和NIC值对于T2期和T3期胃癌的诊断效能,曲线下面积(AUC)比较采用Delong检验。
结果:静脉期40~70ke V下单能量的CT值、IC值和NIC值在T3期胃癌均大于T2期胃癌(P<0.05),具体数值分别为215.10±75.19VS185.20±36.06HU、153.22±52.45VS131.27±22.35HU、115.01±37.52VS97.18±15.11HU、90.66±28.25VS79.36±8.18HU、23.27±7.39VS18.78±3.54100ug/cm3、0.45±0.10VS0.36±0.60。诊断T3期胃癌的AUC分别是0.744、0.734、0.729、0.712、0.714、0.807。其中NIC的AUC最高,以NIC≥0.42时,敏感度为61.9%,特异度89.5%。动脉期和延迟期40~70keV下单能量的CT值、IC值、NIC值在T2与T3胃癌组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静脉期40keV CT值和NIC值后AUC为0.822,高于部分单一参数的效能。静脉期40~70keV下单能量的CT值、IC值、NIC值、以及联合单能量CT值和NIC值后,两两之间的AUC比较显示静脉期40keV单能量CT值与NIC联合诊断后和IC值之间有统计学差异(P<0.05),余两两之间的AUC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提示联合40keV单能量CT值与NIC值可以提高诊断效能。
结论:静脉期40~70ke V下单能量的CT值、IC值、NIC值可以进行T2期和T3期胃癌的鉴别诊断。应用能谱参数进行联合诊断可以提高诊断效能。
第二部分 双能CT能谱成像增强定量参数预测胃癌增值抗原Ki-67表达的价值
目的:探讨双能CT能谱成像增强定量参数预测胃癌增值抗原Ki-67表达的价值。
方法:回顾性分析47例行单源双能CT(Revolution CT)三期增强能谱扫描,并经手术病理(免疫组化分析指标含Ki-67)证实为胃腺癌的影像资料,按照Ki-67表达指数(>50%为高表达,≤50%为低表达),将患者分为高表达组(n=25)和低表达组(n=22)。由两名观察者分别测量两组病灶实质区各期40~70keV下单能量CT值、碘浓度值(IC),并计算标准化碘浓度值(NIC)。采用组内相关系数(ICC)检验两位观察者测量各期各参数结果的一致性;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或Mann-Whitney U检验比较两组病灶各期各参数间的差异;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评估有鉴别价值的参数对Ki-67高、低表达组胃癌鉴别诊断的效能;并且分析各期有统计学差异的参数联合诊断的效能;各参数的曲线下面积(AUC)之间的比较利用Delong检验。采用Pearson相关分析评价有统计学差异的参数与Ki-67表达指数的相关性。
结果:两位观察者测得两组病灶各期各参数值的一致性均良好(ICC>0.75)。Ki-67高表达组的动、静脉期40~70keV CT值、IC值、NIC值均低于低表达组,平衡期40、50keV CT值、IC值、NIC值均低于低表达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动脉期40、50、60、70keV的CT值、IC值、NIC值在高表达组中低于低表达组,数值分别为:146.02±44.86VS165.21±68.85HU、109.78±32.98VS119.28±45.64HU、83.32±23.56VS91.18±31.57HU、69.71±11.88VS78.93±17.16HU、13.26±5.24VS16.81±8.09ug/cm3、0.08±0.02VS0.11±0.30;诊断低表达组的AUC值分别为0.727、0.711、0.676、0.664、0.776、0.805,与Ki-67表达指数呈中高相关(r=-0.561、-0.541、-0.510、-0.467、-0.603、-0.570,P<0.05);静脉期40、50、60、70keV CT值、IC值、NIC值在高表达组中低于低表达组,数值分别为:192.31±48.23VS247.58±52.64HU、137.22±32.78VS173.75±24.85HU、103.34±23.44VS128.36±24.12HU、82.24±17.85VS100.16±17.77HU、19.48±5.94VS26.09±10.23ug/cm3、0.37±0.08VS0.49±0.10。诊断高表达组的AUC分别为0.793、0.791、0.785、0.773、0.784、0.827,与Ki-67表达呈中高相关(r=-0.684、-0.679、-0.669、-0.649、-0.685、-0.727,P<0.05);平衡期40、50keV CT值、IC值、NIC值在高表达组中低于低表达组,数值分别为:203.36±43.79VS230.48±43.48HU、145.35±33.89VS162.46±45.61HU、20.49±5.30VS24.05±5.13ug/cm3、0.66±0.13VS0.55±0.10。诊断低表达组的AUC分别为0.687、0.675、0.707、0.724,与Ki-67表达呈中高相关(r=-0.472、-0.466、-0.481、-0.571,P<0.05)。联合动脉期的NIC和静脉期的NIC后AUC可以提高到0.871,联合后的AUC和动脉期40~70keVCT值、静脉期40~50keV CT值、IC值、NIC值之间均具有差异,提示联合后可以提高诊断效能。
结论:双能CT能谱成像动、静脉期40~70keV单能量CT值、IC值、NIC值和平衡期40、50keV单能量CT值、IC值、NIC值与胃癌Ki-67表达呈负相关,可反映胃癌肿瘤细胞增殖程度。应用动脉期和静脉期的NIC联合后可以提高诊断效能(0.871),优于部分单一参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