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联合经直肠超声(TRUS)、经直肠超声造影(TR-CEUS)、经直肠超声弹性成像(TRTE)及MRI/TRUS影像融合技术,探讨在多模态影像技术下经直肠腔内超声引导前列腺癌靶向穿刺,靶向穿刺是否可以有条件地替代系统性穿刺,寻找在前列腺癌靶向穿刺中更有意义的影像模态组合。
方法:
选取2018年12月28日-2019年12月31日大连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疑似前列腺癌患者141例,年龄46-85岁,平均(69.29±7.92)。根据影像组合方式的不同,分成四组:A组为TRUS+TRTE+TR-CEUS+MRI,共40例,年龄46-81岁,平均(67.60±8.17);B组为TRUS+TRTE+TR-CEUS,共19例,年龄56-83岁,平均(71.16±8.06);C组为MRI/TRUS,共40例,年龄55-85岁,平均(68.95±7.26);D组为TRUS,共42例,年龄54-85岁,平均(70.38±8.15)。A组(TRUS+TRTE+TR-CEUS+MRI)及B组(TRUS+TRTE+TR-CEUS)行多模态影像技术下认知融合经会阴靶向穿刺+系统性穿刺活检;C组(MRI/TRUS)行融合导航系统引导下经会阴靶向穿刺+系统性穿刺活检;D组(TRUS)行经会阴系统性穿刺活检。对多模态图像及病理结果进行回顾性分析,用ROC曲线和诊断试验评价指标评估各组诊断前列癌靶区的价值。
结果:
病理结果显示前列腺良性病变72例,恶性病变69例。四组灵敏度比较,从高到低依次为A组>B组>C组>D组,A组和D组的诊断灵敏度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2)。四组特异度比较,从高到低依次为D组>C组>B组>A组,A组和D组的诊断特异度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2)。四组准确性比较,从高到低依次为A组>C组>B组>D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四组ROC曲线下AUC比较,从高到低依次为A组>C组>B组>D组。A组影像技术中不同阳性个数与恶性率之间存在正相关,spearman相关系数r=0.567,P<0.05。B组影像技术中不同阳性个数与恶性率之间存在正相关,spearman相关系数r=0.463,P<0.05。A、B、C组中系统性穿刺活检与靶向穿刺活检的单针阳性率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05)。A组中,当四个影像技术均为阳性时,靶向穿刺对于前列腺癌的检出率为100%,系统性穿刺对于PCa的检出率为85.7%。
结论:
A组(TRUS+TRTE+TR-CEUS+MRI)在前列腺癌的诊断中价值较大,是前列腺癌靶向穿刺中相对更有意义的影像模态组合,能够更好地筛选出穿刺靶点。A组中,当TRUS、TRTE、TR-CEUS、MRI均提示阳性时,此时可以有条件地单独使用靶向穿刺活检以替代系统性穿刺活检,在提高检出率的同时,减少并发症。
联合经直肠超声(TRUS)、经直肠超声造影(TR-CEUS)、经直肠超声弹性成像(TRTE)及MRI/TRUS影像融合技术,探讨在多模态影像技术下经直肠腔内超声引导前列腺癌靶向穿刺,靶向穿刺是否可以有条件地替代系统性穿刺,寻找在前列腺癌靶向穿刺中更有意义的影像模态组合。
方法:
选取2018年12月28日-2019年12月31日大连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疑似前列腺癌患者141例,年龄46-85岁,平均(69.29±7.92)。根据影像组合方式的不同,分成四组:A组为TRUS+TRTE+TR-CEUS+MRI,共40例,年龄46-81岁,平均(67.60±8.17);B组为TRUS+TRTE+TR-CEUS,共19例,年龄56-83岁,平均(71.16±8.06);C组为MRI/TRUS,共40例,年龄55-85岁,平均(68.95±7.26);D组为TRUS,共42例,年龄54-85岁,平均(70.38±8.15)。A组(TRUS+TRTE+TR-CEUS+MRI)及B组(TRUS+TRTE+TR-CEUS)行多模态影像技术下认知融合经会阴靶向穿刺+系统性穿刺活检;C组(MRI/TRUS)行融合导航系统引导下经会阴靶向穿刺+系统性穿刺活检;D组(TRUS)行经会阴系统性穿刺活检。对多模态图像及病理结果进行回顾性分析,用ROC曲线和诊断试验评价指标评估各组诊断前列癌靶区的价值。
结果:
病理结果显示前列腺良性病变72例,恶性病变69例。四组灵敏度比较,从高到低依次为A组>B组>C组>D组,A组和D组的诊断灵敏度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2)。四组特异度比较,从高到低依次为D组>C组>B组>A组,A组和D组的诊断特异度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2)。四组准确性比较,从高到低依次为A组>C组>B组>D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四组ROC曲线下AUC比较,从高到低依次为A组>C组>B组>D组。A组影像技术中不同阳性个数与恶性率之间存在正相关,spearman相关系数r=0.567,P<0.05。B组影像技术中不同阳性个数与恶性率之间存在正相关,spearman相关系数r=0.463,P<0.05。A、B、C组中系统性穿刺活检与靶向穿刺活检的单针阳性率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05)。A组中,当四个影像技术均为阳性时,靶向穿刺对于前列腺癌的检出率为100%,系统性穿刺对于PCa的检出率为85.7%。
结论:
A组(TRUS+TRTE+TR-CEUS+MRI)在前列腺癌的诊断中价值较大,是前列腺癌靶向穿刺中相对更有意义的影像模态组合,能够更好地筛选出穿刺靶点。A组中,当TRUS、TRTE、TR-CEUS、MRI均提示阳性时,此时可以有条件地单独使用靶向穿刺活检以替代系统性穿刺活检,在提高检出率的同时,减少并发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