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体颅骨粉末修复颅骨缺损的动物实验研究

来源 :福建医科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n0042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建立兔自体颅骨粉末移植修复颅骨缺损的动物模型,进行相关基础问题的研究,以更好地指导自体颅骨粉末移植修复颅骨缺损的临床工作。方法选择体重2.0~2.5 kg新西兰大白兔30只,雌雄不限,分别在每只大白兔的顶部用颅骨钻钻孔形成三个直径为1cm颅骨全层缺损,成品字形排列,即孔A、B、C。孔A为对照组;孔B、C移植人工形成缺损时的骨粉,在孔B移植骨粉的两面用硝酸纤维素膜隔开颅骨外膜和硬脑膜,形似一个汉堡包。孔B骨粉与纤维素膜之间、孔C骨粉与颅骨膜之间涂以适量的纤维蛋白胶。分别于术后4周、8周、12周各处死10只动物、取材分析,对标本进行大体观察、X线摄片、三维CT重建、组织学观察分析,回滴法测定钙离子的含量,所得数据作统计分析。结果孔A大部分由纤维结缔组织修复。孔B早期就能迅速地以松质骨完全修复整个缺损,但松质骨后期的生长、改建、成熟过程比较缓慢。孔C能以更成熟的新骨修复缺损,但缺损中央部分的新骨比较单薄,不能以相同厚度的新骨修复缺损。移植的骨粉被逐步吸收。早期新骨形成区可见大量的毛细血管分布。同一缺损,术后12周与术后4、8周形成的新骨钙含量差异有显著意义(P<0.05),同一时期,术后8、12周孔C形成的新骨钙含量比孔B的高,差异有显著意义(P <0.05)。孔B修复缺损的方式与孔C有所不同,孔B移植骨粉吸收后直接形成松质骨,然后不断生长改建,而孔C骨粉吸收后首先形成纤维性骨痂,然后形成新骨。结论用自体颅骨粉末移植修复颅骨缺损,新生骨的形成与血管的增生在时间和空间上有着密切的关系。在自体颅骨粉末移植修复颅骨缺损中应用生物膜,可以促进移植的骨粉早期迅速形成初级松质骨,修复效果较好。
其他文献
以黑孢块菌纯菌种对马尾松、云南松、麻栎树根进行了接种侵染试验,结果表明:马尾松、云南松、麻栎树种树根能够感染黑孢块菌并形成外生菌根。
目的:探讨经皮腰椎间盘摘除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适应症及最佳工作套管外径的大小。 方 法:根据CT及MRI确诊并选择“包容性”腰椎间盘突出症10例,随机分为2组,在C型臂X光机透
目的和背景:应激性溃疡是机体在多种危重情况下发生的胃粘膜的急性损伤,是临床较常见的一种严重并发症,其发病机制还不十分清楚,其中胆汁反流可能是其发病的一个主要因素;研
颅脑外伤后并发二次脑损伤(secondary brain insult, SBI)是影响颅脑伤病人预后的一个关键因素。本实验在Marmarou 弥漫性脑损伤(diffuse brain injury,DBI)模型的基础上,建
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市场趋于多样化,客户需要个性化,市场竞争日益激烈,越来越多的企业认识到单凭良好的产品,优异的质量已不能保证企业的竞争优势,客户在市场中的地位变得越来越主
作文评改现状分析作文评改一直是令语文教师伤透脑筋的难题。学生的作文写完后,常常是笔一放、本一合,万事大吉,至于修改想都没想过,因为那是老师的事。作文上交后,教师对学
背景:肺挫伤是胸部闭合伤中常见的损伤,早期出现以中性粒细胞(PMN)激活为特点的炎症反应,可进一步发展为急性肺损伤(ALI),甚至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和多器官功能衰竭(MOF
目的:研究幽门螺杆菌(Helicobacter pylori,Hp)在慢性胃炎患者口腔中的分布。方法:依据Hp尿素酶C基因和细胞毒素相关基因(cagA)设计引物建立PCR方法,从32例慢性胃炎患者口腔内多
目的分析股骨近端髓内钉(PFN)内固定治疗股骨转子间骨折术后发生旋转畸形的原因,探讨预防措施。方法对26例单一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应用PFN钉治疗。术后CT扫描成像获得相关测量
目的探讨自制负压引流器在剖宫产术后预防切口感染中的疗效。方法 120例行剖宫产手术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60例。术后切口放置自制负压引流器患者作为观察组,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