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股权结构的优化问题是上市公司治理的核心问题之一。股权结构作为公司治理结构的基础,其有效性直接影响着公司治理的效率和机制,从而最终影响公司的经营绩效。上市银行作为我国金融体系特殊而重要的组成部分,其经营绩效好坏不仅关系到自身的生存和进步,也影响到一国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稳定,因此上市银行股权结构的优化就显得十分重要。由于我国股市特殊的发展历程,2005年以前A股市场的上市公司股权结构很不合理,普遍存在股权分置的现象。自2005年4月股权分置改革试点工作启动以来,上市公司股权结构发生了显著的变化,原有非流通股全部可以上市流通。股权分置改革的成功实施,给我国的资本市场带来了跨越式的发展。在这种“全流通”的背景下讨论我国上市银行股权结构和经营绩效的关系,对于我国银行业深化金融体制改革、制定战略发展规划、提高经营绩效、增强核心竞争力,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本文选取我国目前已上市的14家商业银行,在股权全流通的背景下对其股权结构和经营绩效进行理论分析和实证研究,对上市银行股权结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进行有针对性的探讨,从而寻求上市银行股权结构优化模式,提出相关政策建议,以期对深化我国银行业股权改革、提高我国银行业整体经营水平的相关研究工作提供一定的参考价值。
本文的主要内容包括五部分。引言部分主要对本文研究背景和目的做了阐述;正文部分按照理论和文献综述、现状分析、实证研究和提出建议的层次逐一展开。首先对相关理论以及国内外学者关于股权结构与公司绩效研究的文献进行回顾和评价;进而对全流通背景下我国上市银行股权结构与绩效的现状做了定性和定量分析,探寻其存在的特点和问题;接着在现状分析的基础上采用实证方法建立适合我国的具有可操作性的上市银行股权结构与经营绩效关系模型,研究二者的深层关系;最后基于分析结论提出政策建议。
本文研究得出的主要结论是:表示股权集中度的各变量与银行绩效是负相关的,但总体来说不是非常显著;前十大股东中国有持股数占总股本的比例和外资法人持股的比例与银行绩效都呈负相关关系;前十大股东中境内社会法人持股数占总股本的比例与银行绩效呈正相关关系;金融机构持股与银行绩效的关系不显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