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课堂学习体验研究是深化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重要议题,也是促进小学生身心健康成长的着力点。关于课堂学习体验的研究大多聚焦于城市中小学生,相比较而言,乡镇小学生的课堂学习体验的研究总体偏少,在谋求教育公平、推进教育均衡的背景下,这样的研究现状显然无法令人满意,据此,亟待开展乡镇小学生的课堂学习体验研究。选取J市的一所普通乡镇小学,以观察法为主、辅之以访谈法、文献研究法、文本分析等方法开展研究。结合已有研究和实地观察,确定从课堂学习的氛围体验、认知体验、学科情感体验、师生关联体验、自我认识体验五个方面收集研究资料,以此探究乡镇中高年级小学生在课堂学习活动中获得了哪些体验、以及如何改善其课堂学习体验。研究发现,乡镇中高年级小学生的课堂学习体验现状不佳,具体表现在:①课堂中存在让学生不安的环境因素,乏味压抑的课堂氛围使学生缺少愉悦幸福的感觉。②课堂学习中教师是“主角”,学生仍然是最忠实的“听众”,且学生的学习仍旧限定为课本内容。③学生对某个学科的厌恶情感以及在课堂中表现出来的“虚假”兴趣,不利于学生有效开展课堂学习活动。④教师尊重的不是学生个体,而是其取得的考试成绩,同伴之间缺少相互倾听与合作的互助关系。⑤学生在逐渐失去学习兴趣的同时逐渐迷失了自我,无法获得正确的自我认识体验。根据上述研究,提出如下策略来改善乡镇中高年级小学生的课堂学习体验:①创设舒适、民主的课堂环境与氛围,使儿童能以愉悦的心情投入学习。②进一步完善课堂教学理念,以“用教材教”的理念引导师生开展“导学做”的教学活动。③让学生在释放想象力和创造力的课堂中重燃学习热情,积极实施主题-经验-表达的课堂评价方式。④构建以尊重为底线的师生、同伴关系,创设倾听和对话为主旋律的课堂合作学习共同体;⑤明确学生的主体地位,以丰富多彩的校园生活明确学习对学生自我完善的意义,并引导学生获得积极的课堂学习体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