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毒化瘀法对胃癌前病变大鼠模型Notch2及Jagged2的实验研究

来源 :陕西中医药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ym51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本实验拟通过制作大鼠PLGC的动物模型,运用解毒化瘀法对PLGC模型大鼠进行干预,观察解毒化瘀法对PLGC大鼠Notch2及Jagged2的表达,探讨解毒化瘀法对PLGC的作用机制,为临床运用解毒化瘀法防治PLGC提供治疗思路与理论依据。
  方法:首先将70只健康清洁级雄性大鼠,随机分为5组,分别为空白对照组、模型对照组、清热解毒组、活血化瘀组、解毒化瘀组,并对大鼠进行适应性饲养1周。除空白对照组外,其余4组给予N-甲基-N-硝基-N-亚硝基胍液(MNNG)进行复合造模。造模结束后随机抽取5只进行胃黏膜病理形态学检查,其中4只出现肠上皮化生和异型增生为造模成功。当PLGC大鼠模型复制成功之后,空白组及模型组大鼠每天给予生理盐水灌胃1次,其余各治疗组分别给予清热解毒方、活血化瘀方及解毒化瘀方灌胃1次,同时观察大鼠的一般情况的变化,包括精神状况、活动度、毛色、食量及体重等。给药12周后处死各组大鼠,取各部分胃组织,将其置于4%多聚甲醛溶液中固定24h后,进行组织包埋及切片,在光镜下观察大鼠胃黏膜组织的病理变化,与此同时,应用现代分子学技术手段—即免疫组化法和免疫印迹法(WesternBlot)检测各组大鼠胃黏膜组织中的Notch2及Jagged2的表达情况。依据实验结果对其进行有效评价,并探讨解毒化瘀法对上述两个指标在胃癌前病变中表达情况的影响。
  结果:1.一般情况:与空白组大鼠相比较,其余4组造模组大鼠在3周后开始出现精神状态差、毛发稀疏无光泽、日常活动减少、进食量及体重明显下降。而在使用相应药物治疗4周后,清热解毒组、活血化瘀组以及解毒化瘀组3组大鼠的一般情况都有不同程度的改善情况,其中清热解毒组和活血化瘀组2组大鼠的一般情况不如解毒化瘀组改善明显,活血化瘀组又不如清热解毒组大鼠的一般情况改善明显,一般情况恢复以模型组最差。2.通过光镜观察各组大鼠胃黏膜组织病理改变:与空白组相比,模型组大鼠胃黏膜炎症浸润严重、黏膜变薄、腺体萎缩明显且结构紊乱排列不规整、可见较为典型的肠化生及不典型增生。3.通过免疫组化和WesternBlot法检测各组大鼠胃黏膜Notch2及Jagged2的表达:治疗组3组的Notch2及Jagged2表达水平明显低于模型组(P<0.05)。各治疗组之间,则以解毒化瘀组中Notch2及Jagged2的表达含量最低,但仍与空白组有差异(P<0.05)。
  结论:1.运用解毒化瘀法能使胃癌前病变大鼠的一般情况有明显改善,同时在病理上还可以使PLGC大鼠胃黏膜炎症细胞的浸润程度降低,甚至可以逆转腺体萎缩,及时阻断胃癌前病变。2.从分子生物学水平研究解毒化瘀方的作用机理,发现该方能够下调Notch2及Jagged2在胃癌前病变中的表达水平,抑制肿瘤细胞的增值及自我更新,使肿瘤细胞停止生长继而诱导其凋亡,及时阻止PLGC向胃癌发展。因此,深入研究Notch2及Jagged2可能为胃癌及胃癌前病变的基因治疗和药物开发提供新靶点和研究新领域。
其他文献
目的:通过观察关中李氏骨伤流派关节理筋手法治疗足底筋膜炎的临床疗效,探讨关中李氏骨伤流派关节理筋手法治疗足底筋膜炎的有效性及足底筋膜炎的发病机制。  方法:运用随机、对照的临床研究方法,收集2018年05月到2019年02月西安市中医医院骨伤科符合纳入标准的60例足底筋膜炎患者,随机分成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0例,治疗组给予关中李氏骨伤流派关节理筋手法治疗,对照组给予体外冲击波治疗,观察并详细记
目的:本研究以滋肾平肝、聪耳镇鸣为治疗大法,通过观察聪耳镇鸣汤加减治疗肝肾亏虚型耳鸣的临床疗效,较客观的对其有效性进行评价,初步了解聪耳镇鸣汤治疗本型耳鸣的优势,并探讨其作用机制,以期为本病的中医药治疗研究提供相关的临床资料。  方法:本临床研究通过将符合纳入标准的90例特发性耳鸣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及随机数余数分组的方法随机分配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其中试验组45例,予聪耳镇鸣汤加减口服,疗程为28
目的:观察加味增液汤对便秘大鼠结肠中AQP3及MUC2表达的影响,探讨加味增液汤治疗便秘的方法。  方法:SPF级SD大鼠40只,平均体质量在(254±22.109)g,适应性饲养1周后进入实验,保持室温18~27℃,相对湿度40%~70%,清洁安静,通风良好,按照用药不同分为6组:A正常组、B空白组、C西药组、D中药小剂量组、E中药中剂量组和F中药高剂量组,除正常组外,其余各组大鼠进行造模,每组
目的:通过运用生麦定颤汤配合常规西药治疗快速永久性房颤阴虚火旺证患者,与单纯西药治疗相比较,观察其临床疗效及安全性,以24h动态心电图(总心博次数、平均心率)、中医证候积分、中医证候总疗效、临床疗效为观测指标,评定该方临床疗效,为生麦定颤汤治疗快速永久性房颤阴虚火旺证提供临床依据。  方法:将2018年1月年至2019年2月就诊于陕西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心血管一科住院和门诊的符合快速永久性房颤,中医
目的:研究70例疣状胃炎(Verrucousgastritis,VG)患者临床资料的特征以及相关性。研究对象及方法:针对70例符合纳入标准的疣状胃炎患者,进行性别、年龄、职业、发病月份、病程长短、诱发因素、胃镜诊断、病理诊断、中医分型及方药选择、Hp感染等临床资料的采集,采用SPSS21.0统计软件,通过对数据进行频数、构成比、均数、标准差等相关分析并进行卡方检验。  结果:  1.年龄方面,中年
学位
目的:本研究通过观察不同黄芪剂量的参芪地黄汤对膜性肾病气阴两虚型患者的临床疗效,评价大剂量黄芪在膜性肾病气阴两虚型治疗中的有效性及安全性,从而为临床治疗低危组膜性肾病及应用大剂量黄芪提供参考借鉴。  方法:本次临床观察采用随机对照研究方法,选择符合病例纳入标准的患者共22例,随机分为A组(黄芪常规剂量)10例、B组(黄芪大剂量组)12例。其中两组均给予西医常规治疗。A组在西医常规治疗基础上联用参芪
学位
目的:本研究通过观察平肝降压方治疗原发性高血压(肝肾阴虚型)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探讨平肝降压方治疗原发性高血压(肝肾阴虚型)改善患者临床症状的相关作用机理,以期为今后在肝肾阴虚型高血压病的临床防治过程中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  方法:研究对象选取自2018年3月至2019年2月陕西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心血管一科门诊诊治和住院收治的66例肝肾阴虚型高血压病患者,纳入符合标准的病例。将66例患者采用随机分组
目的:本实验通过研究疏肝化浊通瘀颗粒对高脂饲料诱导的非酒精性脂肪肝(NAFLD)大鼠模型肝脏病理和Hedgehog信号通路相关蛋白Shh、Gli2、Smo的影响,探讨疏肝化浊通瘀颗粒对NAFLD的作用机制。  方法:SPF级SD雄性大鼠60只,120±20g,适应性喂养1周后进入实验,随机分为六组:即空白组、模型组、高剂量组、中剂量组、低剂量组、水飞蓟宾组,每组10只,除空白组给予普通饲料喂养外,
目的:本实验旨在研究益胃化瘀汤对慢性萎缩性胃炎癌前病变的全部的过程中,包括小鼠的体重、毛发等情况、胃黏膜在病理学方面改变的影响,及其对表皮细胞生长因子(EpidermalGrowthFactor,EGF)及Bc1-2蛋白表达的影响,并探讨该方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癌前病变的意义。  方法:将70只SPF级雄性KM小鼠按随机对照表随机分为空白组11只和造模组小鼠59只,空白组每日予灌服0.9%生理盐水0
目的:本课题主要通过观察中药抑菌和胃饮方联合标准四联疗法治疗Hp相关性慢性非萎缩性胃炎(脾虚湿热型)患者的临床疗效,并对其安全性进行深入客观的临床评价,以确定该方临床应用的有效性及安全性。  方法:将88例Hp相关性慢性非萎缩性胃炎(脾虚湿热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观察组各44例,对照组予以标准四联疗法抗Hp治疗,即:泮托拉唑肠溶胶囊40mg,阿莫西林胶囊1g,克拉霉素分散片0.5g,胶体果胶铋胶